目前分類:點書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漫畫《海街日記》是很我很喜歡的一部作品,主角是國中生,非常細膩的描繪從
 
國中生的角度輻射出的生活周遭與心理感受。台灣國中生長期在升學壓力之下,
 
很難有自主的決定。但其實青少年也是人,也會有煩惱,如果能靜下心來聽聽,
 
也會發現他們對很多事情也非常有感受。人生不是只會讀書就好,還有千千萬萬
 
的事等著我們去體驗與經歷。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群象》這本書雖然有上下兩冊一共735頁,但看完絕對不會後悔。個人覺

得這一本書應該列成變態心理學的課外閱讀教材,並且特別標註為必讀。


如果你問我什麼中文書是值得給臨床兒童心理師的見面禮,此書無疑是最佳的禮

物。裡面詳述了自閉症的歷史,以及相關重要的人物的狀況與轉變,包含Leo

Kanner、Hans Asperger、Lorna Wing等人的研究軌跡。(如果你不認識上述幾

人,那可說是白唸了)。


個人覺得此書補足了很多歷史片段,本來我們對於自閉症的多數陳述,是來自於

教科書,但是教科書幾乎不會談背後可能的歷史遺跡,此書彌補了這些巨大的裂

縫。當然,看完這本書自己也要有一些獨立思考,如肯納在初期幾乎主導了自閉

症的定義,與現今我們對於自閉症的看法已經有非常大的距離,那國內一些民間

團體一直在爭取自閉症改名為肯納症到底有無實質的必要?個人覺得作者在寫

這個章節時,確實把他的疑問如實的陳述出來,如肯納為奧地利人,明明懂得德

文,但是不知為何就是一直忽視亞斯柏格的研究?這個部分確實是值得深究的部

分,到底發生了何事?我們現在只能猜想,德文文獻在二戰與後續的冷戰期間可

能較難傳遞到英美學術界,或者說兩者很難交流,即使肯納懂得德文,那他到底

能不能說他看過這些文獻?這裡面當然隱含政治議題。尤其亞斯柏格在二戰時期

人在德國,先前已經有一些文章(註一)指摘其幫助納粹進行種族淨化。

自閉群象

但我個人在面對這些歷史文件時,不會驟然就下定論。因為以今非古,說來不是

很厚道。因為人所生存的年代,必然有一些苦衷。縱然沒有真槍抵在後面,也可

能被迫做了一些事。在巨大無形的壓力之下,多數人無法主張理想與純潔。目前

指責他的部分,說他簽名效忠納粹,說他在一些被判斷癡愚的個案上,簽名轉送

至淨化醫院(白話的說,就是滅絕他們的生命了)。


此書作者是比較同情亞斯柏格的遭遇的,他參考的是Lorna Wing(第一個有系

統將亞斯柏格的德文文獻介紹到英語世界來的人)的看法,認為他所發表第一篇

關於自閉症的四個個案,都是高功能自閉症者。主要並不是因為他只看過高功能

者,而是他為了保護其他功能不好的孩子,只好選擇說他只看過這些功能好的。

功能不好的就被他隱匿未報了,以保護他們的生命。



當然,我們現在無法知道當年發生的實情為何,我們只能就著歷史文件討論可能

發生了何事。尤其我們這些不懂德文的人,只能看著三手翻譯書,踹想著當年的

情境。我知道今年初新出版的《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也是在抨擊這件事情,或許值得我們再深究一番(我還沒找到這本書,等我看完

了再談談有何感想好了)。


無論如何,這個史觀上的爭論,並不會影響《自閉群象》這本書的貢獻。如果大

家真的想瞭解真實的自閉症到底為何,歡迎來看這本書,絕對不會令人失望的。



---
註一:
亞斯伯格的謊言:參加納粹「優生滅絕」的小兒科權威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3095788

註二: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885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心理史學偵探系列談過知名心理學家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及其

實驗對象小艾伯特的故事(漏掉的人不要緊,請自己往前補課:

華生的百年奇案追尋小艾伯特(上)追尋小艾伯特(下))。


  在查看這些論文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另一個更為驚人的故事。就是華生學術

生涯的最後一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學與心理學系,他的前一任心理學教授鮑

德溫(James Mark Baldwin,圖一)也是以辭職告終。也就是說,約翰霍普金斯

大學哲學與心理學系連續兩個教授級人物,都不是任滿退休的,而是因為不名譽

事件而被迫離職(如果是網紅來評論,大概又會說是某種陰謀論、煞著或是風水

不好之類的)。


  對於非心理系的學生而言,鮑德溫的名氣或許沒有華生那麼如雷貫耳。略懂

心理學的人都知道,行為學派的開山祖師是華生,就是他做了小艾伯特的實驗,

才確立了古典制約用在人身上也行。但是鮑德溫在科學上的成就也不遑多讓,他

所做的研究影響了心理學、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生物學、物理學、數學等領

域。不只如此,他對整個心理學界也是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影響了Pierre Janet

(法國心理學家,與William James和Wilhelm Wundt並列為心理學的創始人之

一)、Jean Piaget(皮亞傑,瑞士知名發展心理學家,建構認知發展理論)、Lev

Semyonovich Vygotsky(俄國知名發展心理學家)等心理學者,整個歐洲會開展

現代化的發展心理學,其奠基者就是鮑德溫。認真說來沒有鮑德溫,歐洲就沒有

心理學。那到底鮑德溫在中年時期為何必須被迫離開?背後發生了一個耐人尋味

的故事1(這一篇就當成是華生前傳好了,寫文章還能像好萊塢這般拍片,也算

是值了。這一系列心理史學偵探的文章看起來應該登在故事網站上,而不是泛科

學,不過沒關係,大家當作跑錯棚好了)。

  
James Mark Baldwin.png
  圖一:鮑德溫先生(圖片來源:Wozniak & Santiago-Blay, 2013)。

  

  1908年6月9日的晚上,鮑德溫吃完晚飯,閒來沒事出外走走,因為好奇

心驅使,他去逛了當地的窯子(圖二、圖三)。但好死不死,他才剛進去店裡沒

多久,警察就去臨檢了,連同老闆楊小姐(Sadonia Young)、賣春者瓊斯小姐

(Annie Jones,未滿18歲的黑人女孩)一起被抓去警察局。一開始鮑德溫是謊

報假名(James Manson Brown,這個假名跟真名很像,開頭都是一樣的J.B.M.,

只能說人在情急之下,下意識的反應還是多多少少透露出自己真實的身份),直

到移送給當地的泰森法官(Alva H. Tyson),才知道鮑德溫的真實身份。鮑德溫

向法官說明,他只是偶然在那裡出現的,什麼事都還沒做。基於法官的職責,撤

除了鮑德溫的起訴。


  但老闆楊小姐就沒這麼好運了。她被控經營非法場所,最終罰款了500美元,

且需坐牢一年。雇用未成年女子從事賣淫一事,則因為逮捕他們的警官休假,未

能出庭作證,而撤銷了這個部分的控訴。

  
  
  路徑圖.png
  圖二:鮑德溫先生當天可能的散步路線,紅線為筆者添加,若按照現在的

google map推算起來,大約400英尺(約120公尺)。從地圖上看來,泰森巷確

實是一條暗巷(圖片來源:Wozniak & Santiago-Blay, 2013)。
  

  大家看到這邊,一定會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就是一個城市那麼多賣春的地方,

怎麼那麼剛好,警察為何偏偏臨檢這裡?這個問題說來有點複雜黑暗,在20世

紀初,警察或多或少都是有收保護費的,而且警察內部也為了收保護費而有紛爭

(每個地方都有五億探長雷洛,美國當然沒有例外)。老闆為了特種行業生存,

當然也會繳點費用以求安心。但問題在於保護費繳得不平均,老闆優先孝敬的是

該地區兩個主責警官,每週分別繳出三塊美金與兩塊美金。但非轄區的警官也想

要收錢,老闆就只能給出1.5塊美金。但收到比較少錢的警官,想當然爾會想找

麻煩,以取得更多利益。因此這次來臨檢窯子的警官,就是少拿50美分,故意

來找砸的!鮑德溫的一生,就是因為這50美分,而有了巨大的變化,也改變了

整個心理學界(如果真要換算一下幣值,考慮通貨膨脹之後,1908年的1美元

相當於2018年的27.29美元2。如果再換成新台幣,50美分折合台幣約425元。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

  

  Centre Street與 Park Ave的交叉口

  圖三:事發地附近。這裡是Centre Street與 Park Ave的交叉口,距離鮑

德溫的家只有0.1英里(約為161公尺)。2004年,我也曾經在巴爾地摩市閒晃,

這是當時隨手拍下的街景,沒想到距離事發地這麼近(我絕對沒有去不正當場

所)。

  

  接著我們把時間往後撥快一些,回到事發當時。鮑德溫雖然躲過了牢獄之災,

但當天被押回警察局時,被當地眼尖的記者認出真實身份。該位記者名叫里格斯

(Lawrason Riggs),任職於巴爾地摩新聞(Baltimore News)。因為他與鮑德溫

都是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只是里格斯是高一屆的學長。隔幾天,消息雖然見報

了,但報導中只用假名描述鮑德溫先生,里格斯並未將事實報導出來(這告訴我

們事實就是事實,現在不報,不代表以後不會出事。之後該小道消息在記者圈流

傳,直到後來輿論沸騰才正式公開)。


  隔天(1908年6月10日),負責審理該案件的泰森法官直接拜訪了鮑德溫,

確認他沒有犯法也沒有不道德行為,但給予他私人忠告(唔,法官這個行動是很

特別的,現在應該沒有法官會直接拜訪當事人)。鮑德溫接納這樣提醒,在6

月13日立刻動身前往紐約,並且等待船隻前去英國。在6月21日就來到了英國

的南安普頓(世界上的權貴人士的反應都是類似的,一百年前就知道出事要先離

開避避風頭,一百年後手法依舊沒有翻新)。


  雖說如此,鮑德溫並未真的躲過此次災難。1908年9月中,鮑德溫回到約

翰霍普金斯大學繼續他的教學工作。也在此時,系上邀請了新同事華生前來任教。

這是他們命運交錯的時間點,他們才剛打了聲招呼,七個月之後,鮑德溫先生即

從這裡離職(歷史是何等諷刺的,10年之後,華生也因為離婚事件而被迫離職。

詳情請見:華生的百年奇案)。


  鮑德溫辭職的導火線,是因為上述的案子被送到最高法院審理。巴爾地摩市

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為哈倫法官(Henry David Harlan),他對所有刑事法庭的

案件負有監督責任。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董事會成員(看到

這裡就會知道命運的紅綠燈彼時亮起了紅燈)。案子雖然是另一個法官審理的,

但是他有聽到傳言,有一個「霍普金斯男士」曾經被捕。為何會聽到這個傳言,

我們無法確切的知道。可能是來自於記者朋友,也可能是來自審理的法官,或是

閱覽了相關的官司文件。不管如何,哈倫法官在1909年1月份已經得知鮑德溫

涉入此事。


  接著,好景不常,屋漏偏逢連夜雨。1909年2月,巴爾地摩市的教育局長

因故請辭,市長需要找人來遞補相關職位。市長徵詢多個人選,也將鮑德溫列入

考量。但市長評估一個人是否適任,當然也會調查一下此人的背景。這時傳聞流

進了市長耳裡,鮑德溫去年曾因去過窯子而被逮捕,這樣的人不適合當教育主管

首長。但市長辦公室不是直接否決該提名,而是私下要求鮑德溫,希望他對外表

達,是因為顧慮自己的情況,而婉拒出任該職位(這是官場現行記,古今中外都

流行同樣手法。不是市長拒絕你,是你自己不幹的。千錯萬錯都是你自己的錯,

跟市長沒關係)。



  此一峰迴路轉的聘任事件,當然會牽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董事會的敏感神經。

不要忘了,哈倫法官也是董事會成員,他也知悉這一切。校方只是想避免醜聞進

一步擴大,不想知道事實到底為何。鮑德溫被叫到董事會議上說明,並當場被建

議以健康因素先修養一陣子,接著就必須辭職。鮑德溫知道這一切已無可挽回,

在1909年3月11日,以自己因長期授課導致喉嚨巨大負擔需要休息為由,向校

長提出了休假申請,並前往墨西哥。抵達墨西哥沒多久,校長就明示他必須提出

辭呈。四月中旬,鮑德溫只好被迫提出辭職信,但上面未載明日期。6月7日,

董事會開會決議接受此辭職。但遲至七月中旬,鮑德溫的同事及學生才得知此事;

九月中旬,鮑德溫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聞才正式在報紙上揭露。至此之後,

鮑德溫將自己的學術、家庭重心整個移往法國巴黎,並在那裡繼續從事心理學相

關研究。


  因為好奇心驅使,鮑德溫先生開啟了高潮迭起的人生故事。我們很難說在蒙

魅、無知、無聊之下,會做出什麼不得體的事,甚至可能犯下大錯。這件事情告

訴我們,即使發生無法避免的錯誤,我們還是可以回歸正途,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誰知道我們哪天會改寫了哪一部歷史?

  

  
  
參考資料:
1.Wozniak, R.H., & Santiago-Blay, J.A.(2013). Trouble at Tyson Alley: James
Mark Baldwin's arrest in a Baltimore bordello. History of Psychology,
16(4):227-48. doi: 10.1037/a0033575. Epub 2013 Aug 5.

2. 通貨膨脹換算是參考下列網址算出來的:
http://www.in2013dollars.com/1908-dollars-in-2018?amount=1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新鮮人通常是戀愛解禁的時刻,但如何抉擇愛情,是許多莘莘學子一生

的困惑。許多人喜歡對他人的感情做出評論,但似乎沒有人使用科學或心理學的

方法來討論。這個問題在歐美地區一樣很常見,高中生情侶上大學後分隔兩地,

第一次回家過感恩節假期,之後往往就會分手,俗稱為「火雞分手」(Turkey drop,

如果你很好奇拿這個辭去Google,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若將這件事情說的

更科學一點,我們可能要換個說法:如果我們遵守連續單偶制(指一人有許多配

偶,但每次只有一個),那要跟多少人在一起過,才能知道誰最適合你?


  此一困境在數學心理學(Mathematical psychology)上已經研究多年。數

學心理學屬於認知心理學的次領域,是使用數學模型來討論心理學所遭遇的各種

問題。如何在最佳時機作決定,稱為「最佳停止點」(或稱「最佳停止問題」,Optimal

Stopping)1。「最佳停止點」可以應用的方向很廣,舉凡需要做抉擇的事情,都

可以用此方法來思考,小到午餐要吃什麼、找停車位、找旅館,大到面試新人、

租房子、買賣房子、決定人生伴侶等等。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最佳的解答,就是

37﹪法則。什麼意思?就是將願意花掉的總時間乘以37﹪,就是最佳決定的時

刻。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你想要在兩個月之內租到房子,那個房子是最佳房子

的最佳機率。那就把60天乘以37﹪,也就是22天。也就是花了22天之後,你

就要出手了,只要找到比你先前看過的房子更令人心動的房子,就立刻動手,不

要猶豫,這就是最佳決定的時間點,因為你花再多時間也不可能找到更好的了。


  為什麼是37﹪,而不是其他數字,這是一個嚴謹數學的問題。「最佳停止點」

源自一個古老的起點稱為「秘書問題(secretary problem)」:我們希望花最少

的時間,找到最佳的人選。最佳的解決方案,是設定一段思考時間,在這段時間

中,先不錄取。但過了這段時間,只要看到比思考階段更好的人選時,就馬上錄

取。如果我們逐一將面試的幾人之後,就做出決定,依序可得到表一。面試兩人

時,不論錄取誰,成功率都是1/2(兩人各有一半的機率是最佳人選)。如果有

三人應徵,情況變得較為複雜。在面試第一人,先按兵不動。面試第二人時,若

我們知道他比第一位好,就先錄取;若比第一位差,就不錄取。如此找到最佳人

選的機率,跟應徵兩人時是一樣的,也是1/2(註)。當可選擇的人數越來越多

時,做決定的界線就是37﹪。採用這個策略,找到最佳人選的機率也趨近37﹪。

沒錯,世界上並不存在最完美的策略,就算是我們覺得這是最好的方法了,其失

敗率仍有63﹪。但採取這樣的方法,主要是取決於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無

法找到最佳人選,但最佳停止策略,卻幫我們節省最多的時間。

 

表:面試的幾人後,就下決定最好。圖/泛科學重製,參考自《決斷的演算》,頁26。.jpg

 

 表:面試的幾人後,就下決定最好(取自《決斷的演算》,頁26)。
  
  
  回到決定人生伴侶這件事也是雷同的。37﹪法則不只用在應徵人數,也可用

在尋找時間。假設從18歲開始,我們就汲汲營營於尋找另一半,至45歲左右為

止。那依據最簡單的減法與乘法(〔(45-18)+1〕×37﹪=10.36),那決定終身伴

侶的時間點,就是落在28至29歲之間。如果那時你已經有合適的伴侶,那就可

以考慮結婚了,因為以後也找不到更好的了。(假設啦,我知道真實的情況是像

圖一這樣,她們只會拒絕而已XD)。如此之結果,就是對於大一新生伴侶,最好

的解答。他們根本不用在十八歲就做人生最後的決定,最佳最合適的時間點根本

還沒到。如果遇到惱人的三姑六婆,我們可以拿出數學慢慢算給他(她)們聽,

以他(她)們對於數學的耐受力,肯定三分鐘後就放你一馬了。(因為根據37﹪

法則,他們對於困難數學的問題最多只能聽十分鐘,他們能撐三分鐘,已經是最

佳策略了)。

DSC_0054.JPG  

  圖:取自《心理學派不上用場》。

  

  其實這個解決方法十分好用,很多時刻時我們常常不知如何做決定,包括買

東西、找車位、訂機票、訂旅館等等,難以抉擇的當下無時無刻的困擾著我們。

這時候,想想人生並不存在CP值最高的,而是「最佳停止點」,才是最完美的策

略,想必對於困境也就能慢慢釋懷了。

  

  

  註:因為三位應徵者,若依其優秀程度,有六種排列方式:1-2-3、1-3-2、

2-1-3、2-3-1、3-1-2、3-2-1。若依上面所述,面試第一人先不動。接著只要有

更好的人選就錄取,這樣成功錄取最優秀的排列為2-1-3、2-3-1、3-1-2,佔全

體一半。若是另外三種排列方式1-2-3、1-3-2、3-2-1,一樣有一半的機率錯過

最佳人選。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甘錫安(譯)(2017)。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Brain
Christian & Tom Griffiths)。新北:遠足文化。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要怎麼研究鬼魂議題,從古至今一直是困擾著身而為人類的我們。此書
 
為知名的科普作家瑪莉‧羅曲(Mary Roach)所寫,系統性的檢討鬼魂中各個面

向,逐一討論鬼魂、靈魂是否存在。她所講的每一個故事都相當吸引人,從教宗
 
逝世、輪迴轉世、靈魂有無重量、零外質、靈媒、鬼屋、鬼魂作證、瀕死經驗等
 
等,幾乎把靈魂相關的事情都想過一輪了。我們只要好好理解,就可以多多少少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這一本書,個人相當佩服作者蔡孟利教授在科學月刊總編一職時,努力
 
地為科學界發出暮鼓晨鐘之聲,並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用心轉化成成小說《死
 
了一個研究生以後》,揭發許多生醫界的黑幕。這確實是值得擊節嘆賞的部分。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找小艾伯特


  追查此事會遇到這麼多困難,主要是晚年華生將自己所留下的資料,放一把

火全燒了,還烙下一句名言「當你死的時候,你就死透了。」(When you’re dead,

you’re all dead.)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並未找到當時的雇員相關記錄,可能

早就散佚了,因而也無從證實小艾伯特與母親的行蹤。而小艾伯特在這段時間,

也未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就診,因此也未留下任何病人記錄。關於小

艾伯特相關蛛絲馬跡就此消失,整個追溯也遇到了巨大的瓶頸,到底小艾伯特是

不是真的叫做艾伯特?為何相關的紀錄與歷史文件皆未記錄到這個人?

  整個研究的突破點,是貝克等人(2009)發現1920年是美國的人口調查年。

這是美國的例行性工作,每十年都會做一次總清查。當時調查的時間是在1920

年1月2日,剛好涵蓋華生所研究的時間點。以此人口調查的紀錄可知,一共有

379人居住於此,他們可能是學生或是員工。但是這個紀錄中有一個問題,就是

沒有14歲以下小孩的紀錄。目前的推測是,人口調查可能不確實,沒有調查到

孩童,是因為預設不會有家庭住於校園之中。耙梳這一大群名單,只有三個人可

能是小艾伯特的母親,因為他們所登錄的職業是保姆(上文提到在華生的文件中,

小艾伯特的母親是奶媽,但調查中只有保姆這個行業,而非奶媽)。這三人分別

是Pearl Barger、Ethel Carter和Arvilla Merritte。Pearl Barger的姓氏是B開頭,

與小艾伯特相同(小艾伯特為暱稱,在華生的研究中被寫成Albert B.)。但進一

步追蹤其出生、死亡、婚姻狀況等背景資料,實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Pearl曾經

當過母親。而Ethel Carter雖然有一個小孩出生於1919年8月26日,她也可能

認識小艾伯特。但她並不是小艾伯特的母親,因為她是黑人,而在影片中小艾伯

特為高加索白人(黑人幾乎不可能生出白人,機率異常之低)。因此最可能的人

選為Arvilla Merritte,她是22歲白人,根據調查她有小孩,名字未知,出生於

1919年3月9日。小孩的父親是William Merritte,出生於馬里蘭州。而且這個

小孩出生後因醫療問題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12天。但是再往下追蹤,

就發現Arvilla Merritte消失了,不知去向了。

圖片來源:Galiaoffri@wikimedia.jpg
  但在這裡面有一個小矛盾,就是Arvilla只與兒子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

園中,但丈夫並沒有出現在調查檔案中。唯一能推測的是,這個丈夫可能是虛構

出來的。因為如果是獨身的女人,撫養一個小孩,在當時可能會受到嚴格的審查。

虛構的婚姻可以幫助母親保持尊嚴,並與小孩度過這樣的調查。從其出生紀錄可

知,Arvilla的舊姓是Irons,因此可以往下追查的是關於Arvilla Irons這個人的過

去。


  從Arvilla的家譜可知,她是Maurice Irons的母親。而Maurice是Larry 和

Gary的父親。Larry 和 Gary至今仍居住於馬里蘭州,他們在家譜網站上留下可

供聯絡的電子郵件。貝克等人(2009)試著用電子郵件與兩兄弟聯絡,並說明來

意。Gary回電,確認他的祖母確實在1920年1月於Harriet Lane Home工作過,

而且有一個男孩出生於1919年3月9日。她將小孩取名為Douglas Merritte(以

下簡稱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有三個特徵與小艾伯特相近:男性、高加索白人、

出生日期介於3月2日至3月16日之間。


  追查至此,幾乎可確認道格拉斯就是小艾伯特。但最大的疑問在於,為何華

生在報告中要將他化名成Albert B.?在1920年代,心理學家做實驗時,並不需

要將受試者的本名去除(因為美國心理學會的倫理規範是1953年才建立的),

也未將小艾伯特的制約去除。華生在當時並沒有因為這些缺失受到任何懲罰。


  但是倫理規範還未建立並不代表華生這一代的心理學家不關心受試者的保

密原則。華生在其他實驗中,有時只寫出姓氏,有時只留下縮寫,來指稱這些受

試者。Albert是唯一有名字的個案。華生明白隨便取個代號當然也可以,但是這

樣會讓讀者與文本之間較有距離,也讓人失去溫暖的感覺。如果為了遵守保密原

則,可能讓社會大眾簡化心理學家的貢獻,並且失去存在感。那為何華生不寫出

小艾伯特原來的名字,很有可能華生根本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因為在當時那個

年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一個僵化的社交系統,教授根本不會跟奶媽來往,兩

人很有可能並無私交。華生只是為了修飾他的個案報告,而另取一個名字來稱

呼。


  那為何是取Albert B.而不是其他名字?主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華生取名的

習慣。華生喜歡將小孩的名字取自欣賞的人的名字。像華生第一個孩子叫做

William,第二個孩子叫做James。將兩個名字合起來,就是William James(知

名心理學家,現在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而華生的母親與外祖母都是虔誠

的浸信會信徒,其中有一個知名的牧師叫做John Albert Broadus,而Albert B.則

是來自於此。


  其餘的證據則是來自於現代科技進步所賜。取得道格拉斯的照片之後,與華

生所拍攝的影片中的小艾伯特做對照,使用近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去判定。雖然影

像中的小艾伯特的臉部解析度很差,用肉眼較難辨識是否與道格拉斯相同。但經

過兩位科學家使用臉部辨識技術去判定,確認兩人為同一人。此結果與所有周邊

資料是相符的。

  

  結語


  經過鍥而不捨的追尋,我們總算確認小艾伯特的真實的下落。小艾伯特(或

者說道格拉斯)在完成華生的實驗後不久,即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之後小艾

伯特一直處於生病狀態,根據道格拉斯的死亡證明,他在三歲時因不明原因而得

了腦水腫,可能是腦膜炎所造成的。之後道格拉斯並未活過疾病的折磨,於1925

年5月10日辭世,走完他短短六歲的一生。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道格拉

斯是否長久受到古典制約的影響,並且從此害怕皮毛物品與巨大噪音(註二)。

 


註二: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的新書《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

其中關於小艾伯特的 文章 就寫錯了。該篇文章所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覺得小艾

伯特必定會長大;而且名字剛好是Albert B.,就以為是小艾伯特(其實從本文的

討論已經知道,小艾伯特六歲時就過世。而小艾伯特只是代號,並不是本名)。

其實我並不會怪罪作者,畢竟,心理學家們研究了90年才破解這個問題。個人

站在良善的立場,幫忙勘誤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被誤導了。另外BBC曾經拍

過一個節目,就是在講追尋小艾伯特的過程。可參見此 影片


參考資料:
1. Beck, H. P., Levinson, S., & Irons, G. (2009). Finding Little Albert: A
Journey to John B. Watson's Infant Laborat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4, 605-614.


2. Watson, J. B., & Rayner, R. (1920).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 1–14.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讀過普通心理學的人都知道,行為學派中有三隻神獸三個知名實驗:帕夫

洛夫的狗、華生的小艾伯特與史金納的鴿子。其中,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就

是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實驗的個案。華生成功的將古典制約的現象,重

現在人類嬰兒身上。本來小艾伯特是不會害怕小白鼠的。但經由與巨大聲響配對,

只要一看到小白鼠,小艾伯特就哇哇大哭。甚至,還類化到其他有皮毛的物品,

小艾伯特也出現相同的大哭反應。此一研究深刻改變了心理學,行為學派因此奠

立了百年基業。此論文也成為被引用最多次的心理學論文之一(2769次,家人

問我幹嗎跪著看電腦。

  但是小艾伯特參與完這個實驗後沒多久,即不知去向。此事成為心理學中長

久的謎題。如果沒有適當的去制約化(deconditioned),可能小艾伯特後續會深

受此實驗的干擾。那長大後小艾伯特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他在成長的路途上是否

會遭遇到什麼特殊的困難?有沒有因為這個經典的實驗而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

先前我在書寫關於華生的文章的時候(請見: 華生的百年奇案 ),也被此一議題

深深所吸引(這也是為何論文永遠看不完的原因,一篇接著一篇,篇篇相連到天

邊)。

wiki.jpg


  在相關論文的指引之下,發現心理學家貝克等人(2009)早已探究過這個問

題了1。在華生完成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的九十年後,總算順利追尋到小艾伯

特的身世,破解了這個奇妙的難題。以下就以此篇文章為基礎,詳盡的說明到底

心理學家是如何拼湊所有線索與珠絲馬跡,進而發現小艾伯特(這篇文章算是心

理史學偵探故事第二彈,看起來應該登在 故事網站 上,而不是泛科學,不過沒關

係,大家當作跑錯棚好了)。

  

  小艾伯特的背景資訊


  根據華生的紀錄,小艾伯特與母親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校園中,其母親

是一位奶媽,受雇於大學小兒科的護理之家(Harriet Lane Home(註一))。華

生會挑中他,一方面是因為地緣關係,因為華生的實驗室與護理之家就比鄰而居。

另一方面,小艾伯特是一位健康、少哭、情緒較少的小孩,看起來感覺比較遲鈍,

如果因而進行實驗的話,傷害可能也會比較小。根據研究記載,小艾伯特一共被

實驗了六次,其年齡分別在8個月26天、11個月3天、11個月10天、11個月

15天、11個月20天、12個月21天。雖然不知道為何小艾伯特的母親會答應進

行測試,但財務上的獎勵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只要小艾伯特每次到實驗室,就

可獲得一美金的補貼(換算成2009年的幣值,相當於美金12.36元,折合台幣

約370)。這樣的金錢以當時來看,是非常巨大的。詳細的實驗過程可參閱此 影片

,大家可以看到小艾伯特長什麼樣子,也可以知道他是高加索白人。


  第一次是測試是在小艾伯特8個月又26天所做,當天只是瞭解他對各種物

品的反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基準線。他對於各種物品都很好奇,如積木、

大理石、蠟筆、火、猴子、狗、兔子、小白鼠等等,並未表現出恐懼反應。但不

知何故,華生延遲了兩個月之後,在小艾伯特11個月又3天大的時候,才開始

正式的實驗。華生使用古典制約的方式,只用七次就成功讓巨大噪音與小白鼠配

對,讓小艾伯特害怕小白鼠,並延伸到類似的事物上,如兔子、狗、皮大衣、聖

誕老人的面具(面具上有毛髮)等物品之上。

  

  華生何時做了該實驗?


  雖然華生與蕾娜在進行實驗時,紀錄了小艾伯特的年紀,但是卻未寫下當時

的日期,以致於我們至今仍無法確切推測小艾伯特的生日。有生日,才能往下追

查出生記錄,才有可能追溯出完整的個體歷史。目前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該實

驗進行的時間點是1919-1920年之間。根據歷史紀錄,蕾娜在1919年6月才從

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美國知名大學,1861年設立,位於紐約州,一開始建

立時只收女性)畢業。因此,實驗的時間點一定是蕾娜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

讀研究所之後,也就是1919年9月30日(此日期是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留下

的文件中得知)以後的事。


  從華生所留下的書信中得知,1919年10月27日曾去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校長Goodnow,請求購買錄影膠捲一千英尺,以錄下整個實驗過程。當時需花

費450美元(換算成2009年的幣值,相當於美金5562.73元,折合台幣約18萬

元),以當時大學拮据的預算來看,這是非常巨大的金額。同年11月19日,大

學預算委員會才同意購買此物品。12月5日,華生回信給校長,表達誠摯感謝

之意。若據此推測,進行實驗可能的時間點是1919年12月5日以後的事了。


  但是,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所留下的紀錄可知,拍攝影片的時間點可

能早於12月5日,因為華生在這之前就向校方抱怨,該校速記員並未在實驗中

予以支持(當時速記員除了學校的工作之外,也需在各種實驗中協助實驗或擔任

助手)。因此,華生可能事前已經知道預算必定會通過,因此在感謝校長前就先

購買膠卷並進行實驗了。感謝信可能是事前就已經寫好了,12月5日才發出(

寫書信也可以用排程了,不要懷疑)。所以,由此推測第一次實驗的時間點,可

能落在11/28-12/12之間。若由以上的日期,減去小艾伯特當時的年紀(8個月

26天),小艾伯特的生日最可能落於1919年3月2日至3月16日之間。最後

一次實驗的時間,是在小艾伯特12個月21天大時所做的,往後推測是1920年

3月23日至4月6日之間。

  

  論文是何時發表的?


  有了最後一次實驗的時間點,才能確認與論文出刊的時間是否吻合。華生與

蕾娜所投稿的論文是發在1920年的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縮寫JEP)2月號2。如果JEP準時出刊,這樣與實驗的時間就有出

入了,論文根本來不及完成。但如果出刊延遲了,那代表這樣推敲出來的實驗時

間點是可信的。當然,我們現在必須明白的是,JEP是1915年創刊,出了兩冊

12期之後,1917年美國就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之後,舉全國之力進入戰爭

狀態,心理學家也不例外。等到1918年11月,停戰協議生效後,所有的人員才

復歸原職,華生也是在那時才又回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作。若想知道JEP正式

出刊的日期,唯有詢問編輯部才能得知。但很不幸的是,編輯部當然不可能保存

九十年前的資料。追尋多個心理學檔案資料,還是無法得知1920年2月號到底

是何時出刊。僅剩的唯一方法,是去信知名大學的圖書館,詢問到底是何時收到

該期期刊。可想而知,多數大學的資料都早已散佚。但堪薩斯州立大學、哈佛大

學、康乃爾大學仍有紀錄,最早的是康乃爾大學,是在1920年8月23日收到。

這樣的日期,只能看出1920年2月號可能有延遲,但是確切的發行時間點還是

無法得知。


  另外,從華生所留下的書信可知,在1922年12月14日,華生曾經寫信給

Adolf Meyer(知名精神科醫師),信中提到,「這一期總算準時了」。由此一

細小的線索可知,先前每一期都延遲出刊,不然華生不需要在信中特別提到這件

事。再者,依照現存的資料,當時華生為該刊主編,他與蕾娜所刊出的稿子,可

能並未經過匿名審查。因為如果經過審查機制,至少還需要再多好幾個月的時間

(那時整個學術界才剛萌芽,不能用現在標準去看待快要一百年前的事)。


  從上述所談的資料的可知:各大學圖書館所收到的日期、華生寫給Meyer

的信、華生寫給校長Goodnow的信,可以確認JEP前三冊都延遲出刊。雖然寫

是寫二月號,但是實際上印出的日期,可能是之後的事情了(這事其實在台灣應

該還蠻常見的,我們現在都在拖刊了,你說一百年前不拖嗎?)。因此,這樣推

算下來,上述的最後一次實驗日期還是可信的,約略發生在1920年的3月到4

月之間。

 

註一:Harriet Lane Home,美國知名的護理之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失

能的小孩,由Harriet Lane Johnston女士(美國第15任總統James Buchanan

外甥女,並在舅舅擔任總統時,負責第一夫人的工作)所捐助。建於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附屬醫院旁,並由醫院負責營運及管理。後來該處也進行小

兒科看診業務,每年診治60000名兒童。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當初,《攻殼機動隊》1995年在台灣上市,那時對於幼小心靈的我,造成
 
了多麼巨大的衝擊。書我到現在還留在身邊,舊版的書只有前面七話,比新版的
 
書薄了許多(圖一)。當時看完書的第一感想是,「如果有這樣的世界還真好,接
 
一根電線就可以將知識都傳進來了,YA,不用唸書了,大家現在念得要死要活的
 
是怎麼樣。」這是深受聯考荼毒的考生,最深刻的感受。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名心理學家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對於學過普通心理學的大學生
 
而言,是必然會認識的行為學派創始人。他所的實驗非常有名,大家應該都可以
 
琅琅上口:他用古典制約的方式,將巨大聲響與小白鼠配對,進而讓小艾伯特
 
(little Albert)看到小老鼠就會大哭。他將帕夫洛夫的狗,成功的轉移到人類身
 
上。因而立下了行為學派的百年基業,至此不衰。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看了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的節目,我才知道有《叫魂》這一本

書。這是美國的漢學家孔復禮所寫的書,他為了研究清代的歷史,待在北京的很

長一段時間,耙梳了清代宮廷的相關史料,才寫出這樣的書籍。

 

  此書探討的議題非常有意思,他想知道為何在乾隆盛世中國各地發生了一連

串的「叫魂」事件,不只引起人民巨大的恐慌,甚至佈下了清代衰頹的種子。這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相當翔實的洗腦歷史書。裡面的內容雖然較為陳舊,但把過去很多

懸案、很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一次,帶領讀者思考「洗腦」是否真實存在。

作者在最後的結論,明白透露出,刑求比洗腦有用多了。雖然刑求這件事是違反

日內瓦公約的,但很多知名大國在背後都做過相同的事,如美國、英國等,他們

不會承認做過這些違法情事。至今,美國中情局與英國軍情五處(MI5)仍持續

見不得光的研究與實驗。


  書中一一介紹各種洗腦方法,但每種方法後來發現都有瑕疵。根據中情局的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書維持一貫  (Paul Theroux)的風格,誠實、犀利、義無反顧。

保羅將旅行的實踐推到最極致,走路、搭船、搭便車、划獨木舟、坐慢行列車、

坐破舊超載巴士,盡量以當地人生活方式,走入非洲。這絕非現今已開發國家旅

行社建議的作法,他所冒的險肯定超越常人能負荷的程度。如果你貿然向親友推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嬰假期間,忙碌異常,可說是比工作時還忙。但越是忙碌、越是艱難的日

子,越是想做做平常做不到的事。


  我將閱讀視為精神最後的食糧,盡量在現實的夾縫中擠出時間。我一邊陪著

小孩們哭鬧,一邊看著自己的書。書很容易超越地域性,不用被綁在書桌前,拿

起就可以看,唸個幾頁,什麼時候都可以停下來,沒有螢幕問題,沒有插電問題,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坊間相關的書籍相當的多,常讓家長不知所措。有時A講了一套,B又講

了另一套,大人因而慌了手腳。目前我看此類書籍的原則,主要是抓重點出來看,

而非談其缺失。我不是原作者,也不是譯者,更不是出版社,書有沒有問題,應

該由這些人或單位出面來澄清。我只能就我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談談

自己的感想。)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Pluto~冥王~》(浦澤直樹),裡面討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主題,

就是機器人可不可能擁有情緒?假如機器人只是機器,理當對於所有命令都會一

一執行,但若是機器人抗拒執行命令,是否就產生自主意識,而成為一個「人類」

了呢?


  故事的情節非常有趣,裡面的機器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悲傷,為何人類一定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描寫歐債為何會形成的書。比現今任何新聞、名嘴講得還要深入,

關掉電視,看點書吧,也許你會比較理解世界一點。看完之後,可以深刻感覺到

國家破產是近在咫尺的事,因為本來以為政府應該當守門員的,卻大開方便之

門。大家哪會管十年、二十年後會發生什麼事?(冰島玩壞了其實只花了4年的

時間,從2003到2007,不要以為會太久。)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蔣勳先生所寫的《手帖—南朝歲月》,裡面提到一個問題非常有趣,

就是「平復帖」到底是寫給誰的。這算是千古之謎,至今學界仍多所疑問。


  首先最大的疑問是作者為誰?是陸機嗎?還是其他文人?假如陸機為作

者,那他寫信的對象到底是誰?是哪一個彥先?是顧榮、顧彥先?還是賀循、賀

彥先?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關於廢不廢死這個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到最後當然是沒有實質的進

展。現在也因為媒體選擇性報導的關係,陷入一片沈寂之中。以心理病理學的觀

點而言,這些人不會因為死刑的存在,就減低他們瘋狂*。即使國家用死刑來定罪,

在未來並不會造成任何警示效果。所以這群人的需要,是醫療,而非酷刑或極刑。

目前較先進的國家所採取的做法是,這些人只適合終生監禁,不適合在一般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這篇文章是要說明此書所出現的疏漏,但對於土屋大師的作品,我仍舊是

正面看待的。畢竟本格派可以如此活躍,我相信一部份的功勞可歸給土屋大師。此

書寫成於1989年,在這樣年代的之下,就能想出這樣的點子,我相信是絕對是空前

的。個人最為佩服的是,他所有的想法,都經由實際操作過,發現在現實世界可行

才寫入作品之中。這也是令所有推理迷所深深著迷之處。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