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災難過後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正面臨COVID-19的襲擊,全國上下還處於三級警戒之中(2021年6

月)。看目前疾病的趨勢,可能相關的限制依舊會持續下去。如何在疫情之下,

仍讓社會大眾願意配合相關保護措施變得至關重要。


    但是,當時間一拉長,對於嚴格的防疫作為可能會覺得是否有必要,甚至在

情緒上會有所反彈,也不願意配合政府相關限制或措施,這就是所謂的「防疫疲

勞」(pandemic fatigue;可翻成防疫疲勞、抗疫疲勞或者直譯為大流行疲勞。個

人覺得抗疫疲勞較為傳神,既有抵抗又有抗議的雙關意味,但以下直稱台灣常用

的防疫疲勞)。但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稱的防疫疲勞並不是醫學上的正式診

斷。疲勞是指筋疲力竭、疲倦、氣力放盡,與一般日常用語相同。從2019年至

今,COVID-19在全球各地引發大流行,各國也頒布各種不同程度的封城、隔離、

限制命令。防疫疲勞導因於動機降低,消極應對各項指示,甚至不遵守相關指引。

根據WHO的調查,高達60%的人會出現「防疫疲勞」1。世界各國對於此現象

也有所警覺,但如何再次重振國民的動機都有手足無措之感。


    疫情在全世界已經延燒超過一年的時間,台灣在第一年並未明顯感受到防疫

的不便。但隨著疫情增溫,不便的程度越來越大。吃飯只能外帶,出外就必須戴

口罩。所有的公營場所、娛樂活動全部都被限制,不能隨心所欲地出門逛街、散

步、運動。台灣眼前所面臨的一切,一年前世界各國都已經示範給我們看過了。

當時,WHO歐洲分部也知道防疫疲勞正在削減各國的防疫能量,如何重新提振

社會大眾的動機與信心變成首要任務。因此他們發佈了「防疫疲勞指引」1,協

助政府調整作法,以利民眾配合整體抗疫行為。

北柴山小錐麓古道
    這個指引說穿了並不是多麼偉大的創見,就是從民眾的角度出發,以同理的

方式去瞭解老百姓需要什麼東西,而不只是單純地關閉所有地方,叫大家待在家

裡就好。這裡所說談的四個部分,非常值得好好深思一番,讓政府單位更深刻的

理解何謂民眾內心真正需求,唯有如此,動機才可能再次被增強,防疫疲勞的狀

況才能真的減少。



了解民眾

在疫情之下,民眾已經接收過多資訊,並對於這些資訊會多所質疑。因此與民眾

溝通,最好是使用高品質、有證據、量身訂做的資料,並遵守「少即是多」的原

則。像是法國衛生部從民眾的經驗中學習,針對特殊族群,每周以問卷方式得知

對抗疫情有無創意性做法。而德國對於限制區域如何制定,除了徵詢病毒學家、

醫學專家之外,對於進一步考慮限制自由的合法性,也會請教哲學家、歷史學家、

科學家、神學家、教學專家等不同專家的意見。



讓人民自己成為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人類感覺活著的一個基本需求,就是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自主能力受

到威脅,動機很容易消失。從心理學的角度可知,改變想法就可以改變心情,面

對疫情不停地侵蝕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轉念,從「疫情控制了我們的生活」,

改變成「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控制疫情」。主導權回歸到我們身上,自我效

能的感覺自然就會增加。而媒體不是只能報導一些雞毛蒜皮的行車紀錄器或是負

面取向的新聞,而是可以從社區中收集正向、有希望、有趣的故事,進而啟發自

己。像是BBC就報導了百歲老兵湯姆•摩爾的故事。一開始他的心願很小,他


只是希望繞自家花園一百圈,每一圈募得10英鎊,一共是1000英鎊,然後將這

些錢捐給英國全民醫療服務系統(NHS)。他的善心感動了英國及世界各地的人,

短短時間之內捐款即突破百萬英鎊,在他百歲生日時,捐款已經超過3000萬英

鎊2。見賢思齊,我們在疫情之下,是不是也有自己可以辦到的事?



讓人民過自己的生活,但想辦法降低危機

雖在疫情之下,讓民眾還是可以想辦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盡量減少不當行為。

這裡所採用的是「危害減低策略」。既然我們無法完全停止不當行為,但盡量讓

行為相關的危害盡可能減到最低。有的人天性就是喜歡社交,既然舉辦派對是危

險的,但就允許他們從事小團體社交,也可以減低大規模群聚的現象。政府要想

辦法發展各種防疫指引,如安全的晚宴如何舉辦;小孩如何遊玩互動;工作場所

如何防疫;約會、喪禮、婚禮、旅行如何進行。而多數人最在乎的戶外活動與運

動,如何在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之下從事這些活動。不是一味的禁止,而是站在

民眾的角度,好好想想如何在疫情之下好好生活。政府也可以試著以科學的角度

去檢驗什麼方式可以避免被傳染,像英國在五月時就舉辦實驗性質的演唱會,參

加民眾只要篩檢陰性,進場既不用戴口罩,也不用保持社交距離。但五天之後,

需要接受第二次篩檢。由此得到的數據來研究群聚與感染之間的關係3。



反覆的感謝人民艱難的配合

因為防疫而隨之而來的限制,可能會讓許多人遭受各式各樣的損失,有的人可能

丟了工作;有的人可能經濟上陷入困境;有的人家人過世卻無法舉辦喪禮;有的

人婚期訂了卻無法舉辦婚禮;有的人撐到畢業,典禮卻取消了。大家遭逢各式各

樣的損耗,心裡也承受或多或少的壓力,這樣的經歷對於心理健康而言是相當不

利的,甚至在未來有不良影響。政府在這方面可以做得事情非常多,而不是只會

頒布限制令,只叫全民在家就好,其他公共服務完全停擺。除了發錢紓困之外,

其他相關服務可做得更加細膩。如心理支持方面,可轉而提供線上諮詢,對於個

案的心理困境即時給予簡單的支持。再者所有公家機關都可以強化線上服務能力,

像是博物館可以舉辦線上展覽*,圖書館可以宅配圖書至家裡。最不好的就是採

用中世紀的做法,鐵門一拉,雙手一攤,全部都覺得這是民眾自動自發要做好的

事。


    總而言之,從民眾的角度出發,理解對抗疫情大流行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如

何將不便減低,才有可能讓防疫疲勞消散,進而使全民都順利度過此疾病。





*故宮的網站「 線上故宮 」做得很棒,線上策展也很值得一看。


參考資料:
1.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分部所提供的關於防疫疲勞之指引。
2.      肺炎疫情正能量 盤點五大溫暖人心的抗疫故事。
3.      英國舉辦5000人無口罩演唱會 藉此研究群聚與傳染關係。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隔離(Quarantine)一事在過往歷史中存在已久,此字最早出現在西元1127

年的威尼斯,一開始是用在痲瘋病患者(或稱漢生病),後續也用來對付黑死病

1 。目前隔離多數用於空氣或飛沫傳染之疾病,最簡單的居家隔離方式,即是請

得到流感的學生或員工待在家裡,等疾病完全康復之後再回到學校或工作崗位

上。


  但若是防疫需求的強制隔離,對於隔離的條件會變得較為嚴格,通常也會對

隔離者帶來負向經驗。隔離期間長短與否視疾病在人體存活的能力而有區別,過

去曾在台灣引起風暴的SARS,其隔離期就為10天。此次的COVID-19(或是俗稱

的武漢肺炎)與MER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中

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隔離期就拉長為14天。大部分的國家其成人強

制隔離方式為個人房,各種生活與醫療需求由防疫單位提供。人性一點的方式可

分時分區活動,也就是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出來活動、放風。但即使如此,

也還是失去自由,無法自行外出,與家人伴侶分隔兩地。全城隔離的方式在現代

已經較為少見,先前於2014年伊波拉病毒肆虐的西非國家獅子山共和國曾全國

宵禁三天,在這三天中,全民都禁止外出,讓防疫人員挨家挨戶逐一訪視,用以

確認全民是否感染,以避免疫情持續擴散而無法停止 2

20200202越後湯澤


  不管是哪一種隔離(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強制隔離),部分被隔離的人員

可能出現不同層度的心理負擔,有的人會覺得無聊、無事可做,有的人會覺得生

氣、耗竭,有的人可能會有憂鬱、罪惡感、壓力大、心情不佳、過度擔心該疾病,

嚴重一點的人可能出現失眠、酒精或物質依賴,甚至有無法承擔導致自殺的案例

出現。當然也有少數人報告有正向的快樂與解脫的感覺 1


  隔離期過後,不只是被隔離者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連執行隔離的工作人

員都可能深受影響。他們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的症狀,無法忍受其他人咳嗽或流

鼻涕,有的人可能拒絕人多或封閉的地方,當然也可能出現過度洗手、過度清潔

的情況。最終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才能逐步回到正常。


  在整個防疫過程中,最難處理的是污名與歧視議題。許多人可能在無意間就

透露出對於被隔離者或醫療人員的厭惡,他們恐懼、懷疑,無理的出現各種負面

批評,有的甚至拒絕特定人士到某些場所。這些人無來由的拒絕與不當言論,可

能讓大家都深受其害。若相關接觸人員因而拒絕通報感染症狀,就有可能會使防

疫出現漏洞,再怎麼防堵最後都可能會功虧一簣。其實不只是一般人對於相關人

員的攻訐,在國外也出現歐洲人歧視亞洲人,甚至出現肢體攻擊的案例 3 。這也

是世界衛生組織為了避免各國人民之間互相排斥揶揄,而訂出了人類傳染病命名

指南 4 ,並依據此指南將此疾病命名為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

以避免對於特定地區或群體造成不當污名化。

  為了降低隔離所造成的心理不良影響,政府相關防疫單位需盡量對隔離人員

做到以下幾點 1

◎      告知正確資訊:現在正發生什麼事?為何會發生?解釋此情形還會延續

多久。

◎      清楚有效率且快速的溝通。

◎      提供基本需求,如水、食物、醫療等生活必需品。

◎      隔離期程訂定之後不要改變,但要盡可能簡短。

◎      多數的不良影響來自對於人身自由的設限,若是自願隔離者可能困擾較

少,長期下來副作用也較少。

◎      衛生官員需強調隔離是利他行為。

  目前看來,台灣防疫單位尚能按照上述幾點逐一執行。暫且先不論中國的防

疫方式,日本此次應對鑽石公主號油輪的疫情,則讓許多公共衛生專家打上不少

問號,連最基本的資訊都含混不清,只會讓被隔離者心情上更為煎熬 5 。況且,

船上乘客大約一半日本人,更難以理解標榜「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國度,其

曖昧不清的應對態度。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Brooks, Samantha K. and Webster, Rebecca K. and Smith, Louise E. and

Woodland, Lisa and Wessely, Simon and Greenberg, Neil and Rubin, G. Jame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 (2/3/2020).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3532534

(此文章尚未通過同儕審查)


2.      防伊波拉擴散 西非獅子山全民禁外出3天

3.      肺炎疫情:種族歧視開始蔓延全球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est Practices for the Naming of New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5.      Quarantined Cruise Passengers Have Many Questions. Japan Has Few Answers.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稍有心理衛生概念的人都曉得,過度報導自殺事件會導致模仿效應。媒體鉅

細靡遺的描述自殺歷程,過度戲劇化的呈現自殺故事,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尤

其是知名明星自殺,如張國榮、倪敏然、崔真實等人,更在當地形成一股自殺風

潮。但這些致命性的自殺過程,說來在真實的人生中還是非常罕見的。


  先前最為有名的自殺新聞,是美國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於

2014年8月11日過世,此事發生後相關新聞報導了數星期之久。後續的研究顯

示,以時間序列模式的研究方法推估,2014年8月至12月可能會有16849個自

殺事件。但從實際的數據看來,在這段期間內卻發生了18690件,多增加了1841

起,大約增加了9.85%1。此研究證實了過度的媒體報導,與自殺案件有重大關

聯,確實產生了「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此名來自德國知名作家歌德的

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主角維特因愛情得不到回應而自殺。此書在十八

世紀歐洲曾引起大流行,人們會模仿書中言行、穿著,甚至仿效其自殺。後世以

「維特效應」用來指稱模仿新聞案件而自殺之情形)。

井之頭公園
  但少數研究顯示,名人自殺並未導致更大規模的自殺潮,如九零年代最為知

名的超脫樂團(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自殺一事,曾在青少年族群中引

起了極大的震撼,甚至導致當地的危機處理中心電話暴增。但後續的資料顯示,

事件發生地西雅圖國王郡自殺案件並未暴增2(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


  雖說如此,但從過去的回顧性研究可知新聞媒體強力的報導名人自殺案件,

確實會產生示範作用,也會帶來類似廣告的效果3。媒體深諳激發人類情緒的方

法,過度簡化自殺原因、將事件描述成高潮迭起的故事,都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

雖然目前的研究著重於傳統傳播方式,如電視與報紙。但新興傳播方式,如網路、

臉書、電影等其他媒介,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


  其實美國疾病管制局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現自殺相關新聞需要做更多規範4,

並具體建議相關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與記者關心以下問題:


◎      自殺新聞是否有新聞價值?新聞組織若想報導某案件,能否先諮詢專業人員

應該如何報導,正確的描述與負責任的態度都是應該具備的要素。

◎      「不評論」自殺案件。心理專業人員應避免提供簡短、立即的答案,因為自

殺背後涉及的問題可能非常複雜,決不是短短幾句話就能帶過。

◎      務必明白自殺新聞會導致更多自殺案件的發生,這已經是確定的科學研究。

自殺已經證實會「傳染」,如何有節制、負責任的報導才是首要工作。

◎      官方單位與新聞媒體應仔細思考,自殺事件之中什麼樣的細節應該被報導出

來。所有的報導是基於事實,沒有評論、臆測、戲劇化故事。如果非不得已

一定要報導自殺案件,應以「最小化」的方式呈現。所謂的「最小化」的新

聞呈現方式,該指引舉了一個小例子,非常適合當成範例:

『15歲的小約翰,週五於楓木道死於槍傷。他是瑪莉與約翰的兒子,為城市

高中的二年級學生。約翰先前住於隨意鎮,從10年前搬到這裡。小約翰的葬

禮於週日舉行。如果想要談談關於他的死亡,所有學生都可尋求學校輔導人

員的協助。』



  若新聞媒體真的要報導某個自殺案件,需注意避免犯下以下幾個錯誤4:

◎      不對自殺事件做出簡單的解釋:導致自殺的原因通常都非單一因素,而是有

複雜的心理、社會脈絡。最後的單一事件並非導致自殺的唯一原因,有很多

問題可能被家屬或記者所忽略。在台灣的自殺新聞中,經常被簡化成考試成

績不佳、心情不好、與父母或同學爭吵等等單一因素,但我們都忘記背後可

能有複雜的成因,而不用輕易地做出因果推論。

◎      不需要在電視新聞報導中,反覆、持續過度的報導自殺事件:持續性報導會

導致身處危機的人們過度關注該事件,進而導致自殺行為的「傳染」。若真的

有新聞價值,記者朋友們應找尋其他替代的報導,如上述的「最小化」呈現

方式。

◎      不使用駭人聽聞的報導方式:自殺事件一旦被報導,自然會成為公眾的焦點。

在報導時,不描述過多的細節,也不使用戲劇性手法、圖片、影像。不呈現

出喪禮照片、自殺地點、逐漸消失的個人房間等等。

◎      不報導自殺方法的細節:如果只是簡單說明死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沒有關

係,但是不需要將背後的機制與程序完整的敘說。因為過多細節的描述,只

會引起潛在的自殺者高度的興趣,進而引發自殺行為。

◎      不要呈現「自殺代表某種結束」:自殺行為在情緒困擾的個案中還是較為罕見

的行為。如果報導呈現出自殺是一種手段,可破壞人際關係或反抗父母懲罰。

那麼這種說法就會吸引潛在的自殺者仿效,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簡單的說,就是不要強調用自殺來威脅他人,這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不要將自殺描述成一種榮耀:在報導自殺事件時,不要過度報導公眾悼詞、

降半旗、建立紀念館等等,若潛在的自殺者感受到這不是哀悼,而是尊重,

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的蔓延。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如恐怖份子團體會誇耀

自殺炸彈客,稱其為「殉道者」,過度強調「這是聖戰,阿拉與我們同在」、「行

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如此說法自殺行為不會減低,反而可能會感染更多

人投入。

◎      報導焦點不應放在自殺者還是有正面的特質:在採訪的過程中,親友可能因

為被引導或同情自殺者,而過度說明其積極面,如「是勇敢的孩子」、「有光

明的未來」,而忽略孩子悲慘的經驗和經歷的麻煩。如果缺少正視自殺者的問

題,確實有可能吸引潛在自殺者,尤其是那些缺少正向回饋的人們。



  如果用上述的指引來看待台灣媒體的自殺新聞,就會發現還有非常巨大的進

步空間。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

行為的傳染性。

  



參考資料:
1.Fink DS, Santaella-Tenorio J, Keyes KM. Increase in suicides the months
after the death of Robin Williams in the US. PLoS ONE, 2018; 13(2): e01914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1405

2.Jobes DA, Berman AL, O'Carroll PW, Eastgard S, Knickmeyer S. The Kurt
Cobain suicide crisis: perspectives from research, public health, and the
news media.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1996; 26(3):260–69; discussion 9–71.
pmid:8897665.

3.Sisask M, Varnik A. Media roles in suicide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2; 9:
123–38.

4.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ogra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icide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nd suicide contagion and the reporting of
suicid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 MMWR 1994; 43 (No.
RR-6).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uicidology CDC-AAS Media Guidelines.


--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社會每次發生重大謀殺案件,就陷入加害者必然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

甚至還有一些政治人物附和必須強力監控精神疾病患者1,以為只要把他們全都

抓去住院,世界就會天下太平。


  但稍有接受過心理病理相關知識的人,必然知道精神疾病患者並不會比一般

人有更多暴力行為。事實上,由精神病患犯下的殺人案很少,少到無法預測。在

2012年,將近一萬名美國人被槍殺身亡。當年最嚴重的案件—新鎮事件(或稱

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新鎮市)—而被槍擊的身亡只佔了

這裡面的26人。從過去的資料已知,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的暴力舉動是由精神病

患所犯下,而且這些案子多數沒有用到槍,精神疾病並非重大暴力行為之主要原

因。當一個有精神疾病的人真的犯下暴力事件,通常是因為他們陷入與他人的衝

突情境,而不是預先策劃一場 規模屠殺2,3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當然明白一般人簡單素樸的感想,認為外面的壞人瘋子很多,只要將他

們與社會隔絕,暴力案件就不會發生。社會大眾的疑問,歸結起來有以下三個:

1.精神疾病患者與一般人相比,其暴力發生的情況是否較多?

2.精神疾病患者若發生暴力,其對象為何?

3.精神疾病患者,若住院天數增多,是否發生暴力事件就會下降?簡單的說,就

是讓他們都關在醫院就好,是否就不會危害到外面的人?


  以上三個可說是所有鄉民網友們最關切的問題,在各大留言版上留下各種仇

視精神疾病患者的,也約略都是這類的話語。若我們願意冷靜下來想想,找尋一

下最新的研究資料,或許還是有機會扭轉這些根深蒂固的不正確想法。這裡進一

步更新一篇最新的研究4,幫助大家重新思考一下重大暴力事件的本質為何,與

精神疾病患者到底有何關係。


  我找到的這一篇是2018年加拿大團隊的研究,他們將焦點放在加拿大安大

略省,仔細耙梳從1987到2012二十五年來精神病患發生重大暴力事件的發生率

與發生型態。至2012年為止,安大略省成年人總人口約為1069萬人,雖然與台

灣有一小段差距,但不失為參考對象。這個研究說來非常複雜,因為同時要得到

法院與精神衛生系統的資訊,並進一步比對謀殺案件與精神疾病就醫的狀況。
 

1.19872012安大略省殺人犯罪比率。(表為作者重製。資料來源Penny et al, 2018。)

年份

MAH*的數量

全部殺人犯罪的數量

MAH 所佔的比率

安大略省成人總人口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 提到《怪物來敲門》這本書,裡面的青少年主角康納因為現實生活壓
 
力過大,而在夜半時分召喚出怪物來幫忙。我在上文已經分析過,認為這個怪物
 
比較像是惡夢,只存於夢境之中,而不會過渡到真實世界來。但有沒有可能小孩
 
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遇到怪物了(或者台語說的「跨丟鬼」),那個時候大人該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社會新聞的焦點,以為很多犯罪的加害人,經常以心神喪失為抗辯手段,

就可以實質獲取免刑或減刑。諸多議論認為他們可以就此脫罪,是否形成另類的

不公平與不正義?這裡以過去的精神病史,提供一個小故事,讓大家知道並不是

以心神喪失訴訟手法,就可得到全面性的勝利(註一)。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重大災難發生時,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人們會伴隨出現各式各樣的壓力

反應。但這些身心反應是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在經歷過重大事件時,都或多或少

會出現這些反應。


  國際危機事件壓力基金會(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替代性創傷(Trauma by Proxy)並非直接發生於小孩身上,真實的災難事

件可能在千里之外,但透過媒體或口耳傳播,卻可能在孩子的身上出現創傷後反

應。雖然替代性創傷在最新的診斷準則(DSM-5)中並未正式納入創傷後壓力症

之中,但其行為及情緒反應與此狀態類似。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日台灣重大的社會新聞,是一名21歲的男子,在捷運上隨機砍殺他人,

造成四人死亡,多人受傷。網路與部分媒體,已經開始進行恐慌式的報導,如兇

嫌肯定有精神疾病、個性孤僻等等,企圖將暴力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但這種天

馬行空、不經求證的散播,並無助於事實的釐清。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災難所涵蓋的範圍其實很廣,只要曾經經驗過,會構成死亡威脅就算數。所

以這個事件不一定真的直接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可能只是目擊、道聽途說或透過

新聞媒體得知。


  災難的形式包含死亡(暴力、自殺、意外)、性虐待、身體虐待、自然災害、

離婚、生病、身體傷痛(包含經濟支柱住院或生病,可能危及其生活)、代理災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