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正式工作之後,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看書。我把過去忙碌時期沒有
辦法的書,一一找出來看了一些。先前對於村上春樹的雜文很有興趣,就把他寫
的相關的雜文集都找來看看。最近幾乎把雜文都看過一輪之後,開始看他寫的短
篇小說。
目前分類:臨床心理師的修練 (10)
- Apr 20 Tue 2021 09:46
村上春樹的小說所告訴我們的事
- Oct 27 Tue 2020 19:00
沒日沒夜的囤積—概說儲物症
這次因為COVID-19(或是俗稱的武漢肺炎)的關係,世界各地都出現民眾大規模囤
積各種民生用品,從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洗手液、酒精,到救急的糧食、泡麵、飲用水、
衛生紙、逃生就難包等等。許多人身處這樣的氛圍之下,也不得不跟風買了幾樣。有一
些朋友在這樣的風潮之下,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也變成了儲物症的患者?
看到這樣的疑問,我只能搖搖頭說,各位還離真正的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
非常遙遠。大家可能會有印象,有時走在路上,會看到一兩家住戶的物品堆到滿坑滿谷,
可以塞的地方已經擺滿了各種物品,可能早就分不清楚是垃圾還是可以使用的物品。這
一小群人,才可能是患有儲物症的問題。他們不管物品的價值為何,沒日沒夜地收集,
並且難以丟棄它們。他們過度地收羅、囤積各種物品,已經造成居住場所擁擠不已、混
亂不堪 1 。如果詢問他們為何要收集這麼多東西,他們普遍會回答,這些東西都有用,
現在先收著,以後就會派上用場。這與一般的「御宅族」、「收集玩家」並不相同,玩家
們通常會有特定收集的種類,如漫畫、動畫、雜誌、汽車模型、鐵道模型、電玩遊戲、
小火柴盒、軟膠玩具、機器人模型等等,收集時也會小心翼翼、分門別類,並且會講究
擺設陳列,以突顯個人特殊品味,不時地也會拿出來把玩一番,閒暇之餘更是會進行各
種清潔。
但患者與玩家在本質上並不相同,個案並不是只收集固定特別種類的玩物,而是眼
睛所看到的一切都能保留下來,小到用過的衛生紙、便當盒,大到衣物、塑膠袋,乍看
之下都是毫無價值或價值很低的物品。他們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會逐漸出現各種徵兆,
只是那時候因為自己不是家裡的主宰者,所能自由運用的空間有限,無法無限制地堆積
下去。成年之後若能擁有房產,其蒐集的物品就會逐漸累積。通常會以十年為一個階段
越來越嚴重,也越發不可收拾,並且與同住的家人產生極大的衝突。
附帶一題,另一種與儲物症相關的病症是動物儲物症(Animal Hoarding)。他們會
大量的收集活體動物,可能是流浪狗或流浪貓,但並無法提供適當的空間豢養他們,使
動物們長期處於過度擁擠、不衛生的情境,導致被收留的動物長期處於飢餓、營養不足,
甚至後續可能衍生生病或死亡。這一小群人可能沒有病識感,他們整體的狀況可能更為
棘手,因為不只會過度收集動物,也會收集其他無生命的物品。
由於患有儲物症的這一群人較難就醫,也難以參與研究調查。目前推估盛行率大約
2%∼6%,男女比率大約相當 1 。臨床上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個案,可以簡易評估一下
個案的嚴重程度,使用混亂物品影像評估量表(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分成三
種情境:臥室、客廳、廚房。每一種情境皆有九張圖,1為最乾淨,9為最混亂。若個
案選擇4分以上,為臨床需要特別注意之狀況),請患者就自己家裡的狀況,自行選擇
相符合的分數 2 。得知個案之嚴重程度,才知道後續要做何種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的效果還未被有效確立,一般仍會使用SSRI類藥物(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是一種常見的抗鬱劑)
3 。心理治療部分則著重使用認知心理治療,透過心理衛教、建立動機、認知重建、建
立購物規則,最後可丟棄不適當的物品,並且期待未來可預防復發 4 。儲物症治療過程
可說是漫漫長路,起起伏伏。詳細的治療細節非常複雜,若要建立治療目標的話,可能
可以朝以下方向努力:
◎購買前先詢問自己:買的東西立刻要用嗎?沒有買有關係嗎?可以讓自己的房間有
空位嗎?購買的東西重要嗎?買下這個物品的優缺點是什麼?
◎建立購物規則:立即要使用的、有時間立刻處理的、金錢上足夠、有空間可存放才
能購買。
◎辨識購買物品的模式:調整購物信念、建立購物階層、練習不要購買、與空白空間
相處。
◎如何拋棄物品:從簡單的物品開始、用置物櫃分類、如何下決定、練習從家中最重
要的位置開始、分類完即歸位或丟棄。
◎協助個案組織與分類:訂定計畫、不需要的物品即丟棄、回收、捐贈、轉賣、需要
的東西如何保存。
◎管理、維持注意力:使用計時器以減少分心、每週固定時間整理物品、建立優先順
序、細分整理步驟。
◎自我認同信念:為何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為何需要追求完美、想要與需要、對於
浪費物品的罪惡感、重要的記憶如何決定、我就是我而非擁有什麼物品、控制感的
來源。
除了上述類似課堂的課程之外,每一個步驟可能都需要實際演練,臨床心理師甚至
可能需要陪同個案回家練習。像是怎麼組織分類、怎麼拋棄物品,都是需要熟練,才有
可能仔細執行。
此次全球性的COVID-19疫情正在慢慢舒緩當中,我們也因為社交距離限制而多數
時間在家。在這段時間裡,正好可以慢慢想想家裡的物品是否已經囤積過多了。如果心
理上還有餘裕整理,不要懷疑,即刻就動手,斷捨離一番,趁機遠離儲物狂潮。
圖:混亂物品影像評估量表,分成1-9,4分以上為臨床需要特別注意之狀況。圖
片取自該量表 2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https://www.cgakit.com/ho-1-cir-scale
3.Vilaverde, D., Gon?alves, J., & Morgado, P. (2017). Hoarding Disorder: A
Case Report.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8.
4.Tolin, D.F., Frost, R.O., Steketee, G.S., & Muroff, J. (2015).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hoarding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32 3, 158-66 .
- Mar 09 Fri 2018 23:57
心理系的出路與發展?
來函照登(經該讀者同意)。
最近因為學測結束,高中生進入極大焦慮期。很多人想問心理系的出路與發展。
她的問題是這樣的:
1.在台灣唸○○心理,跟去大陸唸浙大心理,有比較推薦哪一個嗎?(○○是我
為了避免傷害該學校打上馬賽克,不要問我是哪一間)
2.中國現在心理師的出路好嗎?待遇、福利跟工作機會和台灣比起來如何?
3.大陸最近取消心理師的證照,新的制度還未完善,會不會導致就業的困難?
- Feb 15 Thu 2018 09:11
「沒什麼,我只是不會變呆而已!」
因為在教學醫院任職的關係,我們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訓練新進人員或研
究所的實習生。每每看到學生在危急狀況之下,反應不夠靈敏、測驗施測錯誤、
工具準備失當、無法適當的應對進退、錯失關鍵時刻,不禁會覺得到底是哪裡出
了問題?
我們當然懂得,在壓力之下,所有的人都會失常。只是真正的專業人士失誤
率比較少,不會出現顯而易見的錯誤。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每個人的腎上腺素
都會快速分泌,讓我們處於備戰狀態。但是不要忘了,雖然我們反應速度變快、
力量也會變強,但是伴隨而來最強大的負面效應是我們可能會變呆滯,或者判斷
錯誤。學生們經常詢問我們到底怎麼辦到的、如何反應得宜,我們常常回答的玩
笑話是:「沒什麼,我只是不會變呆而已!」醫療人員像許多高壓場域的工作人
員一般,都是要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做完該做的事。在過去森林大火歷史中,曾
經出現過一則事件,大大的改變了森林救火的方式。在1949年8月5日,在美
國蒙大拿州國家森林領地中當消防隊長的Wag Dodge(以下簡稱道奇先生),收
到通知說森林中出現大片野火,請消防隊盡快過去協助滅火。當他帶領16個消
防隊員爬上山頂的時候,才發現野火已經不可收拾,不是這樣少的人力可以處理
的。況且最危急的是,當時因為風勢的關係,野火正往他們的方向走。所有的人
一見到這樣的情景,只能拔腿往後跑。但是道奇先生知道人跑得再快也無法跟野
火蔓延的速度比賽,他當下做出的決定是先將手上的火柴點燃,將自己腳下的草
地先燒過一輪,接著躲在這個已經燒過的地方。所有的東西無法重複燒兩遍,野
火雖然速度超快,但是已經燒過的東西不會再燒第二次,道奇先生因為這樣躲過
一劫。其餘往後奔逃的15名隊員,最後只有兩人生還1。因此,在生命危急時刻,
如何讓自己判斷正確、不要變得呆滯變得異常重要。
在戰場之下,軍隊救護人員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所有講究精準的任務,
在高度壓力下都會失焦,槍法亦然。一般警察平日打耙的擊中率在百分之八十五
到九十二之間,但若是真實狀況中交火,擊中率就僅剩下百分之十八。」2在現
實戰爭中,動脈大量失血不用兩分鐘,人的心臟就會流失三公升的血液。這是會
致命的流失量。在非常嚴酷的緊急創傷狀態,傷勢越嚴重,能穩定傷患的時間就
越短。時間越短,後果就越嚴重。壓力越大,就越可能犯錯。在2010年,有一
篇系統性回顧研究,討論壓力如何影響外科手術的表現,發現主要的壓力源是腹
腔鏡手術、流血、分心、時間壓力、複雜程序、機械故障,這些都會形成負面影
響,可能讓表現變差、溝通能力下降、臨場下判斷的能力減弱(註)。這些壓力
源與其他高壓場域都是類似的,像是分心、時間壓力、複雜程序、機械故障等等,
每一個高壓環境都可能出現,在這些地方工作,就是幾乎天天要面對這些讓人毛
髮直豎的事。
要解決上述困境,最好的方法只有兩個,一為壓力預防(stress
inoculation),一為反覆練習。我們帶領新手也是如此:在真實的個案之下,反
覆練習。練習久了,自然可以將相關技巧純熟到完全自動化。也就是即使面對的
個案們不願意配合,不停地插話、搶東西、看旁邊、站起來、踢椅子、踢桌子、
玩衣服、扭動身體、跪坐在椅子上、突然大聲唱歌或發出怪聲音,在此巨大壓力
之下,還是可以完成任務。
當一個臨場的醫療人員,就是要能談笑風生。就算是面臨艱難的情境,還是
可以做到最低要求,把巨大壓力(stressed)化成甜點(desserts),吃得一乾二淨!
(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把Stressed倒過來拼,就是
desserts。這是一種譬喻,不是真的要去大吃特吃。不過你看大家體重越來越重,
就知道壓力有多大了。)
註:這裡與《不為人知的敵人》中所述略有不同。在書中第110頁,這裡有
一個翻譯問題,原始論文是說回顧了22篇文章,之後做成系統性研究回顧。但
翻譯誤翻成「二十二項手術室壓力危機下效應研究」。其實並不是「項」,而是
「篇」。歸納到最後只有六項壓力源而已,意思不太一樣。我把正確的文獻資料
附在下面。
(ㄝ,我沒有要找出版社麻煩,大方承認錯誤就好。)
參考資料:
1.Mann Gulch Fire. (2017, June 24).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1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nn
Gulch Fire
2.廖世得(譯)(2017)。不為人知的敵人:科學家如何面對戰爭中的另類殺
手(Mary Roach)。新北:八旗文化。
3.Arora S, Sevdalis N, Nestel D, Woloshynowych M, Darzi A, and Kneebone R.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surgical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rgery. 2010 Mar;147(3):318-30,e1-6.
doi: 10.1016/j.surg.2009.10.007. Epub 2009 Dec 14.
- Mar 26 Wed 2014 15:19
議場內心理健康守則
相信這一段時間,全國民眾都很關心此次學運何時會落幕?但若時間拉長,
事件遲遲不結束,如何幫助議場內學生,維持一定的心理健康?我個人雖然無法
到場靜坐,但我可以貢獻個人專業,協助各位同學支撐下去。
首先,最要緊的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維持身體運作,就像植物一樣,最
- Mar 25 Mon 2013 09:23
如何成為兒童臨床心理師
我承認,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
牽涉的層面很廣,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我只能就現有國內的情況,分析給
有興趣的人聽聽。
以當前的體制,對於兒童臨床心理師的養成其實是很不利的。這是一個非常
現實的問題。從學校端開始,研究所的課程設計中,兒心專科一直是被列在選修
- Aug 08 Wed 2012 22:31
大學之道
前面已經提及,臨床心理師只有大學畢業是無法報考的,一定要有相關的碩
士學歷,並且一年實習及格者,方能升任。假如是這樣的話,那在大學階段要做
怎麼樣的準備呢?
興趣是最重要的事
- Feb 10 Fri 2012 21:22
把青春留給你們,年老我們帶走了?
每個月,醫院都會把新進的期刊送到我們科給我們閱讀。很多人都覺得這是
折磨,而非成長。但我換了一個角度看待這件事,覺得有機會看看世界上的相關
專業人士在玩什麼把戲也不錯。因此,每一次我都會大致把標題瀏覽一下。
這次送來的期刊中,個人覺得有一篇相當不錯,是在講關於草藥是否能幫助
記憶問題。這裡的草藥不只侷限於中藥,觀者不要落入中藥西藥的論戰之中。這
- Feb 01 Wed 2012 21:47
為何兒童性侵害案件難以收集有效的證據?
近年來多起兒童性侵害案件,因法官以證據不足為理由而輕判,導致社會大眾
廣泛的討論與反響。作為臨床兒童心理之專業人員,不得不說明一下為何難以收
集有效的證據。
得知兒童發生性侵害之相關事件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兒童認知發展的狀
態。不同年齡層的小孩,其語言理解及表達、智能狀況、記憶能力、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