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

牽涉的層面很廣,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我只能就現有國內的情況,分析給

有興趣的人聽聽。


  以當前的體制,對於兒童臨床心理師的養成其實是很不利的。這是一個非常

現實的問題。從學校端開始,研究所的課程設計中,兒心專科一直是被列在選修

之中。既然是選修,會選擇來上課的終究是少數人。畢業之後,現今所設計的二

年期訓練,雖然有列入兒心部分,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希望可以什麼都訓練到

的制度,很容易就落入什麼都學到皮毛的窘境。另外,臨床心理師次專科的設立

過程中,學會端(以大學老師為主)與臨床心理師(在各種單位工作的心理師)

的意見還是很紛歧,大家對於次專科的想法還處於討論階段,很難取得共識。這

些都是體制造成的僵局狀態,目前看來還是無解(次專科的設立牽涉的層面更

廣,這裡就不要再談下去囉)。


  制度的部分短時間內都不會改變,因此,個人認為重點還是需要回到自己身

上。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兒童臨床心理師的工作?能不能以兒童臨床心理師為終

身職志?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喜不喜歡小孩子?或是廣義一點說,想不想跟

兒童青少年相處?假如答案的是否定,那就不要勉強了。路還寬廣的很,也沒必

要侷限在這個領域,做你想做的事就好。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話,能越早開始準備

越好。最好從大學開始就去參與兒童相關服務性社團,找尋與兒童青少年互動的

機會。這些經驗並非無用,絕對會成為往後工作的養分。


  我們在臨床上常常會遇到勉強自己來實習的學生,從未與兒童相處過,連最

簡單的跟怎麼小孩玩都不會,說要當一個兒童臨床心理師,那還真是緣木求魚、

天方夜譚了。此外,有一些人心態也不正確,認為小朋友玩的東西就是幼稚、無

聊;或是覺得兒童喜歡的動畫卡通暴力(如海賊王、遊戲王、火影忍者等),一

定要改正兒童的喜好才罷休;或是覺得小孩的存在就是哭鬧、搗蛋、小屁孩、小

惡魔,根本無法理解小孩的行動。這樣與兒童互動的過程中,很容易就產生摩擦,

你只是等著想要批判小孩,根本很難進一步同理對方。因此,到底有無意願與小

孩子們和?成為一個最簡單的基準。





  有了最基本的動機之後,接下來要充實的是專業知識。從發展心理學、兒童

偏差行為、兒童心理病理學、兒童衡鑑、兒童心理治療(最好可以包含行為治療

與遊戲治療),到進階的兒童神經心理衡鑑、單一疾病的深入理解(發展遲緩、

PDD、ADHD、MR、LD)。若有充足的興趣,碩士論文與研究方向都可以朝兒童青少

年鑽研。行有餘力,可以瞭解一下世界上最新的變化,有空就到圖書館翻翻最新

的期刊上面在討論什麼,你就會發現自己有興趣的的議題,其實一大堆人也正在

努力;或是自己的困惑,別人已經找到初步的方法了。假如想要挑戰自我,更進

一步就是投個壁報論文到國際學術會議上,親臨現場就可以知道全世界的專業人

士現在正在關心什麼問題。(大約十年前,我曾經在冰天雪地跑去巴爾地摩開會。

沒錯,就是巴爾地摩金鶯隊的所在地,那裡另外一個就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John

Hopkins University。這個項目沒有想像中困難,我都去得成了,可見難度沒這

麼高。有興趣的人,可參考相關文章。)


  除了兒童相關的知識之外,成人相關的知識也不能偏廢,因為家長都是成年

人,我們也很常跟大人們互動,很多時候可能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導致的特殊行

為。這個部分相當很重要,我們常常需要與家長會談,才能獲得重要資料。


  機會肯定是留給做了很多準備的人,而非留給天才。你越早立定志向,一定

可以走得比別人遠。這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永恆不滅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oshi 的頭像
    ntoshi

    暗香浮動月黃昏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