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正式工作之後,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看書。我把過去忙碌時期沒有
辦法的書,一一找出來看了一些。先前對於村上春樹的雜文很有興趣,就把他寫
的相關的雜文集都找來看看。最近幾乎把雜文都看過一輪之後,開始看他寫的短
篇小說。
我是不太懂專業人士對於村上春樹小說的評論,但就我自己這樣連續看下來,
個人覺得他寫的每一個小故事,幾乎可說是一個心理治療的個案故事,只是這一
群人沒有到正式的場域接受治療,小說人物(或者說真實人物改編)用他們自己的
方式在尋找救贖、尋找出口。有的故事有結局,但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沒頭沒尾的
停止了,像極了愛情,也像極了人生。
村上所說的故事,大部分都令人難以理解,就跟會來尋求治療的人一樣,他
們有的人所做的事情,一般人都無法明白其中緣由。就是因為很難理解,所以社
會中各種系統無法接納,自然會將這些個案轉介出來。有的故事中的人物,突然
之間沒辦法睡覺,每天晚上趁著家人都睡著的時候看托爾斯泰的小說或去外面遊
蕩;有的人突然遇到學生時代的前女友,對方突然打電話來,要求到家裡見面。
他們是見面了,只做學生時代會做的事,其他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看完的當下會
有一萬個為什麼,情節發展就是即使是非常想做,但就是沒做);有的人在大學
時代突然在車站遇到自己班上心儀的女孩子,就跟蹤她回家,並且在附近租了房
間,開始了他的偷窺生活(如果放在現在,就是跟蹤狂的故事,可能會被抓走的
那種)。看了一個又一個沒完沒了的故事,會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這些小說
人物跟我們工作場域上會遇到的個案有驚人的相似,確實許多人都做了很多令人
費解的事。有的個案突然不去上學;有的個案突然拔起頭髮;有的個案突然在別
人的鞋子上作畫;有的個案突然不願意說話;有的個案突然囤積起各種東西。
但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閱讀經驗,幫助我們同理這些個案的困境。每一個故
事的背後,通常都有一些理由,即使這些理由沒有說出口,但他們還是存在,並
不會消失。他們可能透過一些特別的行為表達,即使外人不明白,他們還是會這
樣做,就跟個案們一樣。
如果有志於從事助人工作相關行業的人,如老師、社工、醫療人員等等,不
妨多看看村上的短篇小說,雖然那是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世界,但就跟我們會遇
到的個案一樣。我們不用太過驚訝,因為現實的人生,總是比小說還要曲折、還
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