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Pluto~冥王~》(浦澤直樹),裡面討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主題,

就是機器人可不可能擁有情緒?假如機器人只是機器,理當對於所有命令都會一

一執行,但若是機器人抗拒執行命令,是否就產生自主意識,而成為一個「人類」

了呢?


  故事的情節非常有趣,裡面的機器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悲傷,為何人類一定

要用哭泣表達?天馬博士的回答相當發人深省,他說,「人類在這種時候,是會

哭泣的……就算是學個樣子,也會慢慢變成真的」。這裡其實隱含社會學習的概

念,小孩能得知喜怒哀樂,是透過模仿學習成熟大人而來。教科書通常會舉一個

例子,是說小猴子一開始看到蛇並不會害怕,但是當他看到成年的猴子對於蛇露

出害怕的表情時,他之後才會懂得要害怕。人類也是如此,我們對於很多事物,

也是因為觀察學習而來。


  裡面還談到了很多關於基礎情緒的命題,如聽到音樂會快樂、遇到不公不義

的事會生氣、看到美麗的事物會高興等等,這些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像是與生

俱來就會有的反應。那機器人有無可能像人類一般,可以細微的表達出這些感

情,如愛恨交織、悲喜交集。當機器人可以細緻的演繹出這種矛盾的情感時,那

「機器人」與「人類」的分野是否也就消失了?


  反過來思考這件事,若一個人類沒有適當的情緒表達,或是情緒辨識很弱,

如PDD(廣泛性發展疾患,自閉症這個大類別)這一類的個案,對於他人的情緒

或思考皆無法正確理解,那他們是不是擁有機器人的靈魂,但卻不小心裝到人類

的驅殼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oshi 的頭像
    ntoshi

    暗香浮動月黃昏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