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下定決心要尋求專業協助時,共有的困惑是,那該去看什麼科?或者

說,除了去看醫生之外,其他可以做的事情還包含什麼?


  在台灣的狀況通常是這樣的。家長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就帶小孩去看醫師,他

們會先問問看別人有什麼意見。他們徵詢的範圍可能是日常生活常常遇到的親

戚,問一下別人家的小孩是不是有相同的狀況。之後得不到具體的答案,就會往

外看看朋友之間有什麼認識的,可以問問看的。但是通常這樣還是得不到什麼答

案的,因為大家並沒有看到小孩,只單憑家長的描述有可能會以偏蓋全。到最後,

繞了一大圈,還是必須面臨到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第一次就診,家長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如長輩反對、我的小孩又不是精神問

題等等,不願意直接到兒童心智科就診。個人覺得那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去看了

小兒科或復健科,醫師覺得自己無法處理的話,肯定會幫你轉診的。有的家長有

時不滿意醫師的判斷,如家長最不能接受的自閉症,就會自行到其他醫院就診,

尋找一個自己能接受的診斷。一路往北的結果,只會聽到越來越多不好的消息,

最後來到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想盡各種辦法擠進了宋維村醫師的初診

(宋醫師已經退休了,以前他的門診像上青天般的難掛),聽到宋醫師耐心的解

釋,很多家長只能崩潰般的接受這個事實。他們以為會聽到不同的結果,但是,

非常殘酷的是,答案通常是一樣的。進行後續積極的治療,才是最佳的選擇。其

實,台灣醫療的訓練水準並沒有差距這麼大,聽聽第二意見並無可厚非,但要連

續好幾個醫療人員都看走眼,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




  假如小孩是六歲以下的話,有某些較大的醫院會開立早期療育聯合門診,會

集合相關科別的醫師在同一時段看診,可以一下子看到你需要看的科別。但看完

此次門診之後,後續有一些小朋友必須開始面對治療,一樣需要選擇固定的門診

就醫。最簡單的區分,就是單純只有肢體問題的,就回到小兒復健科;若有心智

方面的問題的,仍須回到兒童心智科。有一些醫院是會成立兒童發展復健中心,

集合所有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等)在

同一個單位運作。但是在回診時,還是必須獨立回到不同的門診進行(有點麻煩

沒錯,但這是科別專業與健保給付的問題,暫時無解)。


  個人在這裡還是必須反覆重申,專業協助中,醫療協助是其中的一環。但是

這一環是很重要的,家長要向學校、社會爭取什麼資源,常常必須要有醫師的診

斷書。現行台灣體制,還是需要找一個固定回診的醫師與科別。因為你有固定回

診,醫師才瞭解小孩的病情,未來需要醫療診斷書或身心障礙手冊時,醫師才不

會面有難色。兒童心智科相關之疾病,常常需要多次回診、做過多種檢查評估,

才能確立診斷。醫療人員不是測字的,總要有一些科學證據支持,才能下判斷。

若家長突然跑到某一個門診,就要求當下一定要開出手冊或診斷書,實在是強人

所難,大多數的醫師根本不會答應。在醫療糾紛頻傳的年代,大部分的人皆是謹

慎行事的。


  另外,也可以尋求其他專業的協助,如在外開業的臨床心理師、學校特教及

輔導資源、家長團體、社工等等。每一個專業可以協助的部分都不太一樣。社工

方面,可以瞭解地方政府可以提供什麼社會福利、社會資源。家長團體的好處是

可以遇到有相同困擾的家庭,不只可以互相支持,很多過來人也可以提供很多實

質的意見。學校部分則端視各個不同學校,可以提供的東西也不同。有的學校資

源很豐富的,那資源班就會可以提供較多的服務,也會有輔導系統介入幫忙。至

於在外開業的臨床心理師,則提供個別化的服務,針對個案不同的情形,給予適

當的諮商與治療。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醫療資源、社會福利、學習資源、心理服

務都能適當的整合,提供有困難的個案多樣化的服務。


  當然,專業的協助並不是越多越好,需考量小朋友可以負荷的程度。若小

孩的狀況不佳,選擇適當的一至兩個治療進行即可,太多治療有時會互相干擾,

造成小孩或家長困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