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帶雙胞胎出國,可是把我們所有會的技能通通用上了。好險,小姨子
沒有嫁得太遠,只是日本東京而已。之前聽一個朋友說,他們家的親戚是嫁去智
利的,光坐飛機大家想起來就害怕,出了那一次國,以後可以好幾年不用出去。
萬一是要飛到智利去的話,可是要飛三十六個小時才會抵達(這個還只是飛行時
目前分類:嬰幼兒 (57)
- Oct 21 Tue 2014 15:40
嬰幼兒搭機攻略
- Aug 12 Tue 2014 10:40
懷孕期間服用葉酸與嬰兒過敏是否有關?
母親懷孕期間服用葉酸,幾乎是現代父母都必備的常識。很多人聽到親友考
慮懷孕,第一個想到要提醒對方的都是葉酸口服錠。若血液中葉酸濃度過低,胎
兒會有神經管發育不全的危機。神經管的發育在胚胎前期,大約28天左右就已
經完成了。因此一般醫療建議要服用的時間點是在懷孕前段時間,大約三個月的
- Jul 08 Tue 2014 11:00
「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談育嬰家長壓力調適
育兒生活開始之後,總是會有一堆甲乙丙丁跟你指點要怎麼養育雙胞胎,怎
麼樣才可以讓小孩安安靜靜、不吵大人。對於三姑六婆們的指教,我常常一笑置
之,盡量回答一些異想天開的玩笑話矇混過去就好。每個人的狀況本就不同,只
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別人覺得好用的方法,對於自己或孩子可能就不
太適用。
- Jun 30 Mon 2014 11:05
行為理論的應用
坊間關於養育嬰孩的書籍有各種派別,各個門派都有擁護者,常在各種場合
上爭論不休。戰役有大有小,至今仍未停歇的論戰,是關於行為理論運用於嬰兒
的養育方式。其實,現今科學還未有具體定論。也很難有定論,這牽涉到研究方
法學的問題,因為不可能真的將小孩從小分成兩組,一組用A方法,另一組用B
- Jun 16 Mon 2014 11:26
發展心理學的重要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好好當一個現代父母是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家
長會被這些奇奇怪怪的資料淹沒,而過度擔憂小孩的狀況。網路上流傳各式各樣
的文章,指導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他們的標題都是恐嚇形式的,如「當
父母一定要做的XX件事」、「吃了這些東西,智力肯定下降」、「養出好孩子的X
- May 21 Wed 2014 10:22
抓週,抓週,我們到底抓到什麼週?
朋友問我小孩一歲了,是否有給小孩抓週?我很淡定,笑了笑說,沒辦,也
不想辦,抓到什麼就是什麼?人生哪有這種道理?
孩子滿了一歲,眾大人最想知道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想要透過一個活
動來想像未來的狀態。大家總希望可以掀開命運的一角,先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 Apr 07 Mon 2014 11:08
科學素養應為育兒之基礎
開始當父母之後,才發現育兒相關的知識,常常令人眼花撩亂。似是而非的
論調所在多有,不停地困擾著時間所剩無幾的家長們。面對這樣的景況,若無一
套判斷準則,肯定會淹沒在大量資訊之中,隨時都有滅頂的可能。自己淹沒就算
了,但若是牽扯到小孩,搞不好最後會變成雙重打擊,賠了夫人又折兵。
- Mar 11 Tue 2014 15:21
嬰兒先天疾病與預防保健服務
現今嬰兒先天的疾病大約有七千種以上,裡面有很多都可以預防。全世界約
有百分之六的初生嬰兒有一些先天疾病的問題,有的狀況很嚴重,但也有的是輕
症,未經詳細檢查無法輕易發現。
此篇論文真實的呈現許多孕婦接受的預防保健服務到底有無效果?很多國
- Mar 03 Mon 2014 10:47
育嬰哲學
很多新手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準備不足。我們經常被詢問的也是
家中有小嬰兒要準備什麼?
坦白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很多你先準備的東西,到要使用的時候,
很常是不適用的,或者說你的小孩不喜歡。你要面對自己小孩的狀況,再適時的
- Feb 18 Tue 2014 11:20
如何決定生養下一代?
我們到底要不要生養小孩?這是我們這一世代,已經到了斷下決定的時刻
了。我們這些「六年級生」,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人生方向逐漸確定,工
作多多少少也有眉目。有的人剛進入婚姻生活,有的人結婚了兩三年,有的人還
在尋覓對象。但共通的課題是,我們到底要不要生小孩?再不生,我們也面臨時
- Dec 23 Mon 2013 09:44
如何面對嬰兒深夜入睡—六個月篇
當小孩漸漸長大時,之前使用的睡眠好方法會漸漸失效。在我們雙胞胎身
上,變成沒用的是包巾包緊與白噪音。因為包巾再也包不住她們了,她們倆個只
要抖抖腳、扭動一下身體,很容易就從包巾中掙脫出來,任憑我們壓再緊都沒用。
我跟太太都不是嚴格規範的那種人,我們也不可能就真的去拿別針與束帶去固定
- Dec 05 Thu 2013 09:33
科學證據也有分等級?
為了避免觀者誤解,在討論相關的教養迷思及科學議題之前,必須先說明幾
件事情。首先,我是一位臨床心理師,所受的背景訓練主要為臨床心理學。以科
學證據為基礎的練習是我們在研究所中反覆經歷的,我們肯定有能力判斷一個心
理學或其相關論述正確與否,抑或者在現今的研究資料庫中,到底有無論文在討
- Nov 25 Mon 2013 09:28
育嬰假的秋天
眾人對於育嬰假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放假在家的人很輕鬆,在家就可以盡
情休息,無事可幹。個人覺得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幸福,在家肯定沒做過沒什麼
事情,都是在放假,永遠都可以休息。但問題是,你的事情被別人承擔了,只是
你不曉得而已。這些家事並沒有消失,只是父母或家人默默幫你做完而已。
- Nov 06 Wed 2013 09:25
願逐月華流照君—育嬰父母心情調適
育嬰久了,自然會有一股煩悶之氣,尤其在小孩莫名其妙吵鬧為甚。我必須
承認,雖然我是臨床心理師,但有的時候還是覺得沮喪、挫折、沒有支持。我知
道太太也一樣承受相同的壓力,但兩人同時陷入心情的漩渦時,家庭氣氛也容易
陷入冰點。
- Oct 23 Wed 2013 10:13
母乳能否促進智力發展?—另一種看法
(前言:此篇研究的相關討論文章一開始我是在FB轉載中看到的,發文單位是
Pansci〈餵母乳的小孩智商也許會比較高,http://pansci.tw/archives/47832〉
。發文的人主要是根據一個醫療新聞網站而來。那時看完該篇文章,就覺得不太
妥當,既然已經有研究原文了,應該要看一下,而非根據國外新聞網站。國外也
有一些記者,只炒作話題,而無法好好討論一篇科學研究。這是要相當小心的
事。)
- Oct 03 Thu 2013 20:21
夢幻哺乳聲明在台灣形成的災難
哺育母乳是所有新手媽媽的渴望。但在台灣為了執行所謂的母嬰親善制度,
對於新手父母卻形成極大的壓力,這其實與當初訂下夢幻哺乳聲明已經背道而馳
了。其實我並不期待這篇文章能起什麼振聾發聵的效用,但我相信這是所有被這
套制度逼到絕境的新手父母們共同的心聲。
- Sep 26 Thu 2013 20:12
補充魚油對小孩視覺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最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想是,台灣人個個都是肉身菩薩,大家都不停地用身
體來證道。不管是路上走的、手上吃的、眼睛看的,都要親身經歷過才算數。說
來我們還真是素樸的國家,我們不思考,只是一窩蜂地往前衝,每天都像在修羅
場一樣,看看自己哪天可以得道升天。
- Sep 11 Wed 2013 11:41
奶嘴使用與哺乳之間的關係
這個議題已經論戰很久了,到底使用奶嘴會不會影響哺乳時間長短?或者更
細緻的說法是,使用瓶餵、杯餵、奶嘴等等人工哺育方式會不會影響母體哺乳持
續時間長短(這裡所謂的持續時間,是指持續餵奶到小孩幾個月大,而非單次餵
奶的時間長短)。當然大家各自有不同的意見,連一般民眾較為信任的世界衛生
- Sep 03 Tue 2013 11:28
母乳能否促進智力發展?
母乳到底能否促進智力發展?這是一個爭論已久的話題。在新聞媒體的推波
助瀾之下,智力常常成為焦點。但在討論這項議題時,個人認為應該將這個問題
的不同層次分開來談,才有助於釐清事實。
本文只站在科學角度,討論是否有足夠的證據確認母乳真的可以促進智力發
- Aug 22 Thu 2013 15:33
This is my business
所有新手父母,最應學的第一句話,就是「This is my business!」這句
話。
翻成白話一點說,就是「這是我家的事!外人不需要管太多!」在台灣,很
多路人對於小嬰兒有極高的興趣,看看、逗逗小孩也就罷了,其他多餘的舉動與
詢問,其實對新手父母都無濟於事,只會無端造成惱怒與困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