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朋友的問題。他們想知道的是身心障礙手冊上,假如可以選的

話,要寫自閉症還是智能不足?哪一種比較好?


  這個問題還真是大哉問。可以選的話,當然選不要生病最好。況且,會罹患

的什麼疾病,說實在我們哪有選擇的餘地?今天選擇要感冒就好,但是不要喉嚨

痛、流鼻涕,真的有這麼好的事嗎?(只要能放病假就好,但是不要有痛苦。假

如真有這種疾病的話,請先通知我!)乍聽之下,我第一個想法是,要寫什麼我

們哪能自己決定呢?疾病的存在,很多時候是「現在完成式」,來看門診,是來

確定是否符合某一個診斷。確定是哪一個診斷之後,才有助於我們治療小孩,到

底要採取A計畫還是B計畫?或是再等等看,觀察一陣子?


  很多兒童時期的身心疾病,其實確認之後常常是會跟著小孩子一輩子的,如

PDD(自閉症這一大類)、智能不足、 學習障礙、ADHD(現在研究還是有爭論,

有人認為不會痊癒,會一直存在於個體之中,直到成人)。因此能越詳盡的描述

是越好,自閉症患者中約有百分之八十合併有智能不足,兩者皆有的話,肯定是

能寫就寫,不要偏廢。單純的自閉症或單純的智能不足,與兩者皆同時存在的狀

況並不相同。




  以專業的角度來看,我還是認為個案有什麼就寫什麼最為有利。是自閉症

的,寫成智能不足,那根本無法呈現出個案的全貌。假如兩個同時發生,那兩個

都寫最好。最好不要只選其中一個寫。因為假如你只選一個寫,那個案可能會被

誤解,而在各種社會福利或教育資源上,被錯置到不適合的地方去。自閉症與智

能不足,兩者所需要的資源不太一樣,每一個階段,從學前、小學、中學到成年,

他們兩者的需求常常是不同的。


  複雜的先不說,最簡單的上學這件事,大部分學校的特教班只有收智能不足

的,一遇到自閉症只能送到更特殊的班級去,這不是每個學校都有。自閉症相對

而言,資源是比較少的。各地區的鑑定、安置、輔導會(簡稱鑑輔會)每學期都

會定時召開,討論這群特殊學生的去向。但是因為資源有限,不是家長要什麼、

個案需要什麼,這個地區的學校就有辦法配合。說到這裡一定有很多人會有疑

惑,那不是跟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立法的意旨是相違背了嗎?是啊,現實的社會是

很殘酷的,實際運作的情形就是鑑輔會的委員們決定了一切,他們的決定,不見

得切合個案最實際的需要。最後的結果,充其量只能算是分配的藝術了。


  其實我們接觸過很多家長,假如真的要讓家長選的話,他們是寧願小孩是智

能不足。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他們寧願要一個呆小孩,也不要一個怪小孩。

自閉症的孩子一般認為是難以理解與親近的,而且他們的許多作為,常常不是一

般人可以瞭解的,像是有一些孩子有特殊的興趣,但是他們興趣真的是令人費

解,有的時候甚至會造成大人困窘與尷尬(詳情可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星星的孩子

與光同行)。


  總而言之,小孩的狀況,若是到了需要拿手冊的地步,還是翔實臚列,才能

真正幫助個案,逐步往前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oshi 的頭像
    ntoshi

    暗香浮動月黃昏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