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睡覺的小兔子》(The Rabbit Who Wants to Fall Asleep)這本書的
中文版最近要在台灣上市了,很多有小小孩的家長對於這件事情非常關心,很想
瞭解是否真的能達到效果?對於嬰幼兒的睡眠能否找到一勞永逸的方法?
其實,這本書的英文版本去年就已經出版,當時曾在國外造成一股風潮。但
是很多有實驗精神的心理學家,也試著在自己的小孩身上試用,但效果似乎不是
很好。(請見:想睡覺的兔子讓你家寶寶入睡了嗎?)
個人瞭解了英文版本(中文版本還未到手),發現它是使用放鬆的概念,並
企圖營造出催眠的感覺(放鬆一事是催眠的基礎,不能放鬆就不可能被催眠)。
裡面所使用的語氣與詞彙,都是想造成睡眠的氛圍。但這樣的概念,其實出自於
睡眠儀式。大人其實只要想辦法營造睡眠氣氛,一樣可達到相同效果。像我家的
雙胞胎用這樣的方式肯定無效,因為我們睡前不講故事的。由神經科學可知,講
故事這件事牽涉到認知學習。如果我們想講故事,都是盡量在清醒的狀態,這樣
所說的故事才有可能觸動大腦學習。我們的作法只是讓睡前的整個流程盡量簡化,
並且盡可能在15分鐘內完成。我們是這樣做的:先泡奶、喝奶,之後上廁所、
包尿布、清口腔,最後全家人一起上床睡覺。他們當然不會一下子就睡著,但是
滾來滾去大約十五分鐘內就會進入夢鄉。這與大部分的睡眠科學研究相符合,大
部分的人都是十五到三十分鐘內睡著(見延伸閱讀)。
對於睡眠儀式有疑慮的人,會覺得這樣流程不容易建立,甚至弄得不好整個
過程會長達一兩小時。但這真的是誤解,如果放學回家就要開始進行睡眠儀
式,這完全是不懂行為理論所導致。我們先停下來思考一下大人怎麼睡覺的,就
會發現有疑問的人完全搞錯方向了。成年人想睡的時間,與生理時鐘配合。有的
人早一些大約十點就想睡了,有的人晚一些,大約要十二點才想睡覺。每個人覺
得睡得夠飽的時間也不同,落差在四到十小時之間(若以歷史上知名的人物來看,
拿破崙只需要睡四小時,但是愛因斯坦卻要睡到十小時以上)。因此,大人在想
睡覺的時候,睡眠儀式很簡短,準備一下就睡了,不需要拖到一、兩個小時(註
一)。
所以,回過頭來看嬰幼兒的睡眠也是如此。小孩想睡的時間到了,生理時鐘
就是這樣,不可能撐太久,幾乎都會很快就睡著。因此睡眠儀式只要睡覺前幾個
步驟就行了,而不是遙遙無盡期。若有一兩天失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們
不是機器人,關了機就可以直接放倒在地上。每個孩子會因為當天的活動量、誤
吃咖啡因相關食物、使用藥物、有無照到太陽(註二),而略有不同的。我家的
雙胞胎也曾經喝到茶,而搞到十一、二點才睡著。
總之,千萬不要誤信單一方法或書籍可以永久地解決所有問題。這不只不科
學,也容易造成巨大的誤會,以為書買回家照做就會成功。不管是大人或小孩,
都是有機體,我們要找尋的是合適的方式,而非人云亦云。
註一:如果每天真的要拖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每星期有三天有這樣的情形,
持續了三個月。那很有可能是睡眠節律有問題,應該要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註二:太陽光可以幫忙校正松果體,讓松果體正常釋出褪黑激素。褪黑激素
可以幫助我們入眠。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嬰兒戒夜奶與睡過夜
如何面對嬰兒深夜入睡—六個月篇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Mindell JA, Kuhn B, Lewin DS et al.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bedtime problems and night
waking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LEEP 2006;29(10):1263-127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