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過年的時候寫的,去年看了二十九本書,
希望有時間把剩下的寫完。
---
時間: Wed Feb 21 09:27:21 2007
因為開始工作的緣故,很難得有大假可放,最近趁著春節時光,將過
去一年看過的書稍稍整理一下。我希望把這件事變成每年固定的習慣
,去年試過了2005的部分,自己感覺還不錯。雖然工作之後變得越來
越忙碌,不過還是希望自己保有一些些精神食糧,除了專業的增長之
外,也能有些許額外的刺激與感受。
去年前半年還在當兵,當兵期間為了不要讓腦袋完全故障,看了不少
推理小說,一方面可以活動頭腦,另一方面娛樂身心。接著去了紐約
一趟,所以幾乎尋遍張北海的書。整個書單看下來約略可歸成三類,
一類是推理小說,一類是日本散文小說,另一類算是其他(我的閱讀
算多樣性,就不用分了)。
寫感想的方式依舊循往例,當初看完很有感覺的,另外成篇的部分,
我這次就加個註記,直接把他們放進來。若不太記得內容的話,只會
以直觀感受言之,觀看者請自行小心。
---
1.殺人之門(東野圭吾)
這本書算是盛夏光年的驚竦版,很多初級詐騙術在這裡都看得見,可
以算是入門。最近很紅的詐欺獵人中很多手法在這裡都可以得到詳盡
的書面參考資料。想在詐騙集團盛行的當下,避免成為冤大頭嗎?這
裡提供了你一條明路。
2.砂之器(松本清張)
我看的不是最新的版本。之前迷上清張小說,大部分都是從圖書館裡
面挖出來的,字體偏小,版面也較擁擠。不過最近獨步出的新版,不
知道是編輯作業出錯了還是怎麼樣,同一系列的書籍居然出現版型不
同,外觀設計截然變異的狀況。它先出了紅皮版的砂之器,賣了一陣
子,後來又改出白皮版。這種出版方式我看是獨步全球的,難道現在
書市也學起了唱片界,換個封面再撈一筆?(我寫完這段之後去相關
的書籍網站看看,發現紅皮版是誠品獨家的封面。這種手法只是印證
誠品跟唱片界只是一丘之貉,要用這樣來測試讀者的忠誠度?把讀者
當凱子削?這種手法只能玩得了一時,出版社若是這樣一味的配合下
去,恐怕最終會被讀者所唾棄,就像現在的唱片界一樣。)
版本的問題我在這裡就不多談了,出版社要亂搞墮落讀者是很難阻擋
的了。回到砂之器這本書,個人認為是清張長篇推理小說的代表作。
不過個人認為他有一個小瑕疵,就是看到中間會覺得有點拖戲,枝節
岔出去之後,就有點回不來,這可能跟當時在報紙上連載的型態有關,
為了讓當紅作品支撐報紙銷量,連載要想辦法可長可久,拖點戲似乎
成了必然的宿命。
3.父親的道歉信(向田邦子)
向田邦子的書像是隨筆集,書中所描寫之父女親情,皆為拓手可得之
處,從細小的地方出發,自然就令人動容了。
4.影子的告發(土屋隆夫)
5.不安的初啼(土屋隆夫)
關於土屋相關的著作,我只看過這兩本。下面附上之前寫的感想,這
裡就不贅述了。
----
時間: Tue May 2 16:42:39 2006
關於《不安的初啼》的一些問題
雖然這篇文章是要說明此書所出現的疏漏,但對於土屋大師的作品,我仍舊是
正面看待的。畢竟本格派可以如此活躍,我相信一部份的功勞可歸給土屋大師。此
書寫成於1989年,在這樣年代的之下,就能想出這樣的點子,我相信是絕對是空前
的。個人最為佩服的是,他所有的想法,都經由實際操作過,發現在現實世界可行
才寫入作品之中。這也是令所有推理迷所深深著迷之處。
回到文本上來說,那《不安的初啼》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我看完之後,發現三
個小缺失。最大的缺點是人工受孕的施行方式,也就是此書最重要的基石。倘
若此施行的方式有問題,整部小說就無法推衍下去了。依現在醫學的方式,若是要
做侵入性治療或是可能會危急生命的處遇時,所做的相關檢查是相當小心的。甚至
轉院之後的相同檢查也都會重做居多,不是不相信前一個醫院的檢查,而是為了再
次確定檢查的結果,避免所謂的統計誤差(當然也有例外的,不過那個稱為醫療疏
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因此,在做人工受孕之前,醫院應該會再次詳細
檢查婦女的排卵週期,不會那麼容易或那麼快就相信婦女所提出來的紀錄。這也是
本書最大的問題所在,久保醫生完全接受由美子說詞與記錄,連在醫院監控下多觀
察一個月也沒有。
由此人工受孕而延伸出的後續鋪陳也犯了相同錯誤。久保醫生在偶然的情況之
下得知大原久美就是由美子人工受孕兒時,也因為太過驚嚇而失去平常冷靜的態度
。連抽個血確定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女兒的步驟也沒有,就一味地相信由美子的說詞
。所以太過信賴自己的記憶也是個麻煩的根源,連基礎的科學運作都付之闕如。
最後一個小缺失來自久保醫生犯案時的不在場證明。萬一白川禮子在這個節骨
眼上不在家的話,醫生所打的電話就會沒人接聽,不在場的證明連成立都不可能。
此橋段的鋪排實在是太過巧合了,雖然說「無巧不成書」,但以巧合的手法作為推
理小說的情節,總是令人難以信服。
以上是看完此書之後所發覺的三個問題,乍看之下可能無此懷疑,也認為合理
至極。也許在土屋大師的眼中,這些小缺失只是枝微末節,寫成此書的重點在於醫
療倫理的討論。不過,這些小發現,這些閱讀樂趣,或許就建立在不斷地與文本形
成對話之上。
- Mar 11 Sun 2007 20:14
2006 閱讀總集合(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