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沈重的電影。
人生到底要追求什麼,成為這部電影的主題,很適合給正在迷惘中的
人,也不懂得自己人生要做什麼的人看看。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很在意外
界的評價,但是這些評價不見得是正確的。只是有時候我們太年輕,一下子想不
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或者說,什麼才適合自己。球探也常常給予年輕球員過多
的夢幻,現實人生也常常是如此,「你看看你,可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不來做這件事的話,肯定後悔一輩子」。但是,看清自己才是重要的。你沒認清
自己,才真的會懊悔一輩子。
主角就是陷入這樣的漩渦之中。年輕的時候受到球探過多的鼓舞,導致年紀
輕輕就投入職棒。但是後果不堪設想,混了幾年,橫空傲世的夢幻資質並未成為
實質的成果,沈下去的船常常比浮上來的多,最後只好改當球探謀生。之後經過
幾年的磨難,最後才成為總經理,並有機會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球隊。
在去看電影之前,我其實已經先看過書了,不過不是最近看的。是以前它第
一次在台灣出版時,我就已經先買來看過了。那時候覺得這是一本奇書,一個球
隊的總經理,願意將他的經驗分享出來,成為傳奇事件的一部份,確實是不容易
的一件事。統計學如何應用到現實的生活中,這裡做了一個最良好的展示。
棒球統計(sabermetrics)現在已經成為一門學問,最早在討論這件事情的先
驅之一(Bill James),已經在去年入主名人堂了(名人堂也是有頒給非球員的,
只要你對棒球的貢獻夠大,就有機會可進名人堂。人人都有機會,這還真是米國
夢)。假如你到美國的書店,走到棒球那一區,肯定會看到Bill James的書,他
之前每年所寫的《Baseball Abstract》已經成為經典之作。很可惜的,只從1977
寫到1988,之後就暫停了此一系列。但他每年還是會出版一些關於棒球的文章,
文章的出發點也都是統計學的知識。這是很不容易的堅持,多的是傳統的球探,
認為還是要下場打打看才知道,誰知道電腦中算出的數據能相信?
因為不可知,才是迷人的所在。怎麼設計專屬的迴歸方程式,成為棒球令人
著迷之處,哪些該取?哪些該捨?決「斷」、「捨」棄、「離」開,豈有佛陀開示?
也許電影與棒球給我們的,就是人生一場場開悟的集合。
- Nov 23 Wed 2011 21:57
魔球(money ball)—「斷」「捨」「離」開悟的集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