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成書於1958年,光看成書的年份,就知此書歷史久遠,是我們上一代
在看的暢銷書。不過當時應該還沒有翻譯成中文,風靡的地方應只限於日本國
內。在五十年前就能寫出這樣的推理小說,個人是深感折服的。尤其是書中主要
的詭計,雖然在我們這個年代看來不算什麼,不過我猜在當時應該是跨時代的創
意,這種想法在當時一般人的生活中應該是不太可能被察覺到的,必須關注交通
工具的運用方能成就此一預設。這是清張小說迷人之處,小說的視點總是在一個
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展,一定要對細節相當重視的人才有辦法成就此一鉅作。
另外,清張對於人物的刻畫細膩至極,其中尤以對安田的妻子描繪得相當細
緻,很像古時候的工筆畫,在細微處仍盡力描摹,久病者的心理狀態被仔細琢磨,
精準的呈現令觀者動容。這也是清張小說令人激賞之處,事情的真相經由精巧的
編織,一塊一塊拼合了起來,絲毫沒有多餘之處。
除卻了推理小說的因素,清張小說特有的社會批判力是非常強大的。小說裡
所提到的官商勾結內幕到現在還適用。大官們除了找到年輕有為的部下幫助升遷
之外,在適當時機也常採用「棄車保帥」,犧牲年輕人當作墊腳石,避免案情向
上發展。吃香喝辣時自己享用,偶爾分點好處給年輕人就以為皇恩浩蕩。等到勾
結事跡敗露,年輕的部下就成為唯一的停損點,是用來辭職、切腹、扛責任用的。
此一事實古今中外皆然,主子有難,當然是下面的人倒大楣,再怎麼樣也是屬下
的責任,居上位者逍遙法外者居多。
如此看來,此書經過五十年時光的淬鍊,依舊宛如醇酒般越陳越香,在當今
混亂之世,確實是值得一讀的小說。
- Oct 23 Mon 2006 23:12
點與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