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重大災難發生時,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人們會伴隨出現各式各樣的壓力
反應。但這些身心反應是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在經歷過重大事件時,都或多或少
會出現這些反應。
國際危機事件壓力基金會(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Foundation)將這些壓力反應分成四大類別:身體反應、認知反應、情緒反應及
行為反應(見表一)。這些反應不必然全部都出現,大部分的人只會出現其中的
幾樣,當然適應良好的人可能全部都不會出現,還是可以正常的生活。若有出現
這些壓力反應也不要過度的害怕,自己要知道這些狀況都是正常反應。我們就像
是驚弓之鳥一樣,勢必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才有可能恢復原來的生活。若是
覺得自己各種反應已經超過自己的負荷,請尋求專業的精神醫療人員協助。
在災難發生之後,若是成年人的話,可以想辦法先心理自救。等平穩下來之
後,再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進入軌道,才有可能進行各種人生規劃,
維持快意人生。國際危機事件壓力基金會(ICISF)建議可以試著從事以下事情,
讓自己逐步平靜下來(若是面對兒童青少年的話,可以用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做
不一樣的事情,請參閱:如何辨識兒童青少年之創傷後壓力反應?、
如何面對兒童青少年之替代性創傷):
◎ 進行合適的運動,放鬆身體不良反應。
◎ 結構時間,保持忙碌。
◎ 你是正常人,擁有正常的反應。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已經發瘋了。
◎ 與他人說話。聊天是治療的解藥之一。
◎ 不要使用藥物或酒精來麻木疼痛。不要陷入物質使用的問題。
◎ 向外求援,大家都會設法幫助你。
◎ 儘可能維持日常生活。
◎ 花一些時間與他人互動。
◎ 跟同事分享感受,並詢問他們感覺如何,瞭解他們怎麼做,並表達自己的關
心。
◎ 讓自己有權利覺得很糟,也可將這樣的感覺與他人分享。
◎ 試著寫下日記;也可以在睡不著的時候書寫。
◎ 做一些讓自己感覺愉快的事情。
◎ 瞭解其他人也正承受著壓力。
◎ 不要做出生活的重大決定。
◎ 做一些每天都會做的小決定,增加自己的控制感。例如,如果有人問要吃什
麼,你可以回答他們,即使你不太確定。
◎ 大量的休息。
◎ 不要與重複發生的想法、夢、插入的影像做對抗—它們是正常的,隨著時間
會減少,並且變得比較不令人痛苦。
◎ 均衡飲食,規律三餐—即使不想吃也要盡量做到。
表一:壓力反應。
身體反應 |
認知反應 |
情緒反應 |
行為反應 |
畏寒 口渴 疲倦 噁心 昏厥 抽痛 嘔吐 頭昏眼花 虛弱 胸痛 頭痛 血壓升高 心跳加速 肌肉顫抖 休克 磨牙 視力模糊 盜汗 呼吸困難 |
困惑 惡夢 不確定的感覺 過度警覺 多疑 侵入性影像 歸咎他人 解決問題能力變差 抽象思考變差 注意力不集中 決斷力變差 記憶力變差 定向感變差 有困難辨識物品或人 警醒度變差或變敏感 察覺環境能力變差或變敏感
|
恐懼 罪惡感 悲傷 恐慌 否認 焦慮 坐立不安 易怒 憂鬱 強烈憤怒 憂慮 情緒衝擊 情緒爆發 感覺無法招架 情緒失去控制 不恰當的情緒反應
|
退縮 反社會行為 無法休息 持續來回踱步 反覆無常的動作 社交活動改變 說話形態改變 食慾改變 對於環境過份警覺 飲酒量增加 日常溝通形態改變
|
文獻資料: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Foundation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INFORMATION SH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