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新聞報導了這項最新的自閉症的研究。這則新聞主要的重點在於「拉手
坐起測試」可以預測個案是否為自閉症。所謂的「拉手坐起測試」(pull-to-sit)
是指小孩本來是平躺狀態,接著拉著手臂讓嬰兒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若嬰孩
的頭一直往後仰,就認為失敗了,代表頭部控制落後,無法完成這個作業,那這
個小孩未來是自閉症的機率就大增。相信很多有小嬰兒的家長,已經開始自行檢
測起來,並開始煩惱自己的小孩是不是自閉症。
對於「拉手坐起測試」我們要先有一個基本認識,這是一個現今已經存在,
瞭解嬰兒是否有發展遲緩的一個方式。大約在四個月時,小孩就會發展出這個能
力。遇到這樣的新聞報導,個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到期刊搜尋引擎上確認是否有
這樣的研究。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只是這兩天發表於國際會議上的一篇口頭報告
論文,並未正式刊載於期刊之上。這個只是非常非常初步的研究,完全只是個起
頭而已,並非是定論,大家在觀看時要特別小心。
此篇研究的摘要(或說是新聞稿),主要是放在甘迺迪克里格研究中心
(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的網頁上。裡面的內容對於此結果有一些基本
的概說。這篇文章裡面主要說明了兩個研究,第一個是針對四十個五個半月至十
個月有基因風險的小孩(這裡的基因風險是指其兄弟裡面有人已經被診斷為自閉
症),經過兩年半至三年的長期追蹤之下,發現三個主要結果:一為百分之九十
的小孩被診斷為自閉症者,都出現「拉手坐起測試」失敗。一為百分之五十四的
小孩符合社交溝通遲緩之診斷,也出現「拉手坐起測試」失敗。另一為未符合任
何診斷的小孩裡面,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孩子頭部控制也落後。這裡的呈現有一個
問題,就是研究者並未列出各種類別之下的個案數,四十個小孩裡面,實際上到
底有多少人最後符合診斷,研究者並未明說。這樣的結果太過粗糙,並無法告訴
我們此測試對於區辨自閉症個案有什麼具體的協助,因為我們不知道被確診為自
閉症者到底有多少人。
第二個研究結果是這樣的。高基因風險的人有百分之七十五出現頭部控制落
後;低基因風險的人有百分之三十三出現頭部控制落後。先前的知識已經告訴我
們,高基因風險的人,本來就會有六到七成長大之後會符合自閉症的診斷。那有
沒有做「拉手坐起測試」,對我們的最終判斷可能並無具體幫助。目前關於自閉
症的研究上,確實將焦點放在一歲以前的嬰兒之上,到底有無辦法在六個月或更
早以前的時間點,就進行確認診斷,是一個難解之謎。拉手坐起測試並非唯一想
做出突破的方法,「相互注意力」(joint attention)的方法也逐漸受到關注,
並進行諸多科學研究(所謂的相互注意力,是指成人與嬰兒互動時,可以同時注
意同一項物品或事件)。
現今關於自閉症的流行性研究,已經知道有一部份的小孩,會伴隨肢體不協
調的問題。但因研究不一致的關係,肢體動作不協調並未被列入自閉症的正式診
斷準則之中。假如要發展一個新的測試方法,來做疾病之分類,最需要注意到的
一件事,就是敏感度(Sensitivity)與特異性(Specificity),每一本基礎的
教科書都會提到這件事。簡單的說,敏感度就是個案有這個疾病,你做了這個檢
查或測試可以正確的將他分到這一個分類上;特異性是指個案沒有這個疾病,你
做了這個檢查,可以正確的將他們排除。但目前關於「拉手坐起測試」,並沒有
上述所提及的相關統計資料。
許多科學方法真的還在研究當中,無法當成定論看待。對於暫時的研究成
果,我們必須抱著嚴肅的心情看待,並逐一檢視其原始資料,才不會引起不必要
恐慌,造成巨大、莫名的焦慮。若是家長們可以具備最基礎的科學能力,即可辨
識其中的真假虛實,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的新聞稿。
- May 28 Mon 2012 21:35
「拉手坐起測試」可以得知小孩是自閉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