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舉出各種證據,認為父母對小孩的影響很微小。此書反覆的說明過去的研究

有哪些缺失,所以這些研究都不可信。但她也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就是自己的

說法也無任何研究支持。她在書中很愛重複舉的例子,是說一個移民家庭的孩子

,到新的環境之後,他說話的口音只會跟當地的小孩相同,與她的父母不同。所

以社區的同儕團體對小孩的影響較大(無實際研究支持)。但我身邊卻剛好有一

個完全相反的例子。就是我的表外甥的父親是中國上海人,小孩是在台灣出生,

住在台灣跟著母親與外公外婆一家長大,父親只會在一年之中偶爾來見幾次面,

但是這個小孩說話的口音,完全跟父親相同,講話就是中國上海人的樣子。這個

例子很明顯的就推翻作者的說法。父親的說話方式,完全移植到小孩身上。這樣

例子我相信作者可能沒遇見過,這也是本書最大的問題,所有的結論都是來自於

推測與想像。


作者反覆說明,她寫此書的目的,是要減輕父母的罪惡感,不要讓父母對小孩做

很多事情時,有過多無謂的顧慮(就是你想打小孩的時候,還是可以打,不要到

虐待的程度就好)。她認為直接懲罰的功效還是存在,理由是原始未進化的社會

就是如此,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黑猩猩家族或是一些原始的部落。黑猩猩如何扁他

的小孩,他的小孩還是會跟他們整個群體一起行動。我個人雖然不否認人類的生

存是有很多動物性存在,但是直接的類比還是很讓人捏一把冷汗的,畢竟現代社

會已經脫離原始採集、獵物的狀況甚久。


我自己臨床上看了那麼多個案,實在無法對於父母的效應一筆勾消。因為除去

基因的混淆之外,父母對待小孩的方式,還是深刻地影響小孩,造成很多外在的

行為問題。父母還是有責任的,別想逃避啊!


最後,我想談一下翻譯的問題。外文書籍常見的句子是雙重否定句,但若是直接

翻譯,常會造成中文閱讀上的干擾。幾乎兩三頁就出現一個這樣的句子,常令讀

者思路中斷。洪蘭教授大概太忙了,無暇顧及中文適當語法,離信、達、雅還是

有很遠的距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