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心理衛生概念的人都曉得,過度報導自殺事件會導致模仿效應。媒體鉅

細靡遺的描述自殺歷程,過度戲劇化的呈現自殺故事,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尤

其是知名明星自殺,如張國榮、倪敏然、崔真實等人,更在當地形成一股自殺風

潮。但這些致命性的自殺過程,說來在真實的人生中還是非常罕見的。


  先前最為有名的自殺新聞,是美國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於

2014年8月11日過世,此事發生後相關新聞報導了數星期之久。後續的研究顯

示,以時間序列模式的研究方法推估,2014年8月至12月可能會有16849個自

殺事件。但從實際的數據看來,在這段期間內卻發生了18690件,多增加了1841

起,大約增加了9.85%1。此研究證實了過度的媒體報導,與自殺案件有重大關

聯,確實產生了「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此名來自德國知名作家歌德的

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主角維特因愛情得不到回應而自殺。此書在十八

世紀歐洲曾引起大流行,人們會模仿書中言行、穿著,甚至仿效其自殺。後世以

「維特效應」用來指稱模仿新聞案件而自殺之情形)。

井之頭公園
  但少數研究顯示,名人自殺並未導致更大規模的自殺潮,如九零年代最為知

名的超脫樂團(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自殺一事,曾在青少年族群中引

起了極大的震撼,甚至導致當地的危機處理中心電話暴增。但後續的資料顯示,

事件發生地西雅圖國王郡自殺案件並未暴增2(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


  雖說如此,但從過去的回顧性研究可知新聞媒體強力的報導名人自殺案件,

確實會產生示範作用,也會帶來類似廣告的效果3。媒體深諳激發人類情緒的方

法,過度簡化自殺原因、將事件描述成高潮迭起的故事,都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

雖然目前的研究著重於傳統傳播方式,如電視與報紙。但新興傳播方式,如網路、

臉書、電影等其他媒介,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


  其實美國疾病管制局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現自殺相關新聞需要做更多規範4,

並具體建議相關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與記者關心以下問題:


◎      自殺新聞是否有新聞價值?新聞組織若想報導某案件,能否先諮詢專業人員

應該如何報導,正確的描述與負責任的態度都是應該具備的要素。

◎      「不評論」自殺案件。心理專業人員應避免提供簡短、立即的答案,因為自

殺背後涉及的問題可能非常複雜,決不是短短幾句話就能帶過。

◎      務必明白自殺新聞會導致更多自殺案件的發生,這已經是確定的科學研究。

自殺已經證實會「傳染」,如何有節制、負責任的報導才是首要工作。

◎      官方單位與新聞媒體應仔細思考,自殺事件之中什麼樣的細節應該被報導出

來。所有的報導是基於事實,沒有評論、臆測、戲劇化故事。如果非不得已

一定要報導自殺案件,應以「最小化」的方式呈現。所謂的「最小化」的新

聞呈現方式,該指引舉了一個小例子,非常適合當成範例:

『15歲的小約翰,週五於楓木道死於槍傷。他是瑪莉與約翰的兒子,為城市

高中的二年級學生。約翰先前住於隨意鎮,從10年前搬到這裡。小約翰的葬

禮於週日舉行。如果想要談談關於他的死亡,所有學生都可尋求學校輔導人

員的協助。』



  若新聞媒體真的要報導某個自殺案件,需注意避免犯下以下幾個錯誤4:

◎      不對自殺事件做出簡單的解釋:導致自殺的原因通常都非單一因素,而是有

複雜的心理、社會脈絡。最後的單一事件並非導致自殺的唯一原因,有很多

問題可能被家屬或記者所忽略。在台灣的自殺新聞中,經常被簡化成考試成

績不佳、心情不好、與父母或同學爭吵等等單一因素,但我們都忘記背後可

能有複雜的成因,而不用輕易地做出因果推論。

◎      不需要在電視新聞報導中,反覆、持續過度的報導自殺事件:持續性報導會

導致身處危機的人們過度關注該事件,進而導致自殺行為的「傳染」。若真的

有新聞價值,記者朋友們應找尋其他替代的報導,如上述的「最小化」呈現

方式。

◎      不使用駭人聽聞的報導方式:自殺事件一旦被報導,自然會成為公眾的焦點。

在報導時,不描述過多的細節,也不使用戲劇性手法、圖片、影像。不呈現

出喪禮照片、自殺地點、逐漸消失的個人房間等等。

◎      不報導自殺方法的細節:如果只是簡單說明死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沒有關

係,但是不需要將背後的機制與程序完整的敘說。因為過多細節的描述,只

會引起潛在的自殺者高度的興趣,進而引發自殺行為。

◎      不要呈現「自殺代表某種結束」:自殺行為在情緒困擾的個案中還是較為罕見

的行為。如果報導呈現出自殺是一種手段,可破壞人際關係或反抗父母懲罰。

那麼這種說法就會吸引潛在的自殺者仿效,認為這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簡單的說,就是不要強調用自殺來威脅他人,這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      不要將自殺描述成一種榮耀:在報導自殺事件時,不要過度報導公眾悼詞、

降半旗、建立紀念館等等,若潛在的自殺者感受到這不是哀悼,而是尊重,

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的蔓延。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如恐怖份子團體會誇耀

自殺炸彈客,稱其為「殉道者」,過度強調「這是聖戰,阿拉與我們同在」、「行

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如此說法自殺行為不會減低,反而可能會感染更多

人投入。

◎      報導焦點不應放在自殺者還是有正面的特質:在採訪的過程中,親友可能因

為被引導或同情自殺者,而過度說明其積極面,如「是勇敢的孩子」、「有光

明的未來」,而忽略孩子悲慘的經驗和經歷的麻煩。如果缺少正視自殺者的問

題,確實有可能吸引潛在自殺者,尤其是那些缺少正向回饋的人們。



  如果用上述的指引來看待台灣媒體的自殺新聞,就會發現還有非常巨大的進

步空間。我們如何將自殺事件的新聞價值降低,最小化其報導,才可能減低自殺

行為的傳染性。

  



參考資料:
1.Fink DS, Santaella-Tenorio J, Keyes KM. Increase in suicides the months
after the death of Robin Williams in the US. PLoS ONE, 2018; 13(2): e019140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1405

2.Jobes DA, Berman AL, O'Carroll PW, Eastgard S, Knickmeyer S. The Kurt
Cobain suicide crisis: perspectives from research, public health, and the
news media.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1996; 26(3):260–69; discussion 9–71.
pmid:8897665.

3.Sisask M, Varnik A. Media roles in suicide pre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2; 9:
123–38.

4.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Progra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icide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nd suicide contagion and the reporting of
suicid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 MMWR 1994; 43 (No.
RR-6).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uicidology CDC-AAS Media Guidelines.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聞媒體 自殺事件
    全站熱搜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