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媒體突然又關心起兒虐相關事件,報導又特別著重於虐待細節,

企圖引發社會大眾更尖銳的情緒,並引起後續堵人、圍毆等私刑正義的情況,

民眾舉著「神不敢做的事情,由我替天行道」的大旗,執行各種失序的報復

行為。如果整個社會只停留在一報還一報的「果報論」層次,遇此相關案件

一律嚴懲及加重刑罰(甚至極端的主張唯一死刑),而非思考背後為何會形成

此事之成因,並著手加以改善。恐怕未來類似的事件還是會一再發生。

  
(以下有雷,請自行迴避)

《心理學家?成海朔的挑戰:少女為何必須失憶》-1  


  由於此事,讓我想到2014年的一部日劇《心理學家?成海朔的挑戰:少

女為何必須失憶》。此劇就是在講述一個驚人的新聞事件:警察在調查連續縱

火案的過程中,逮捕了嫌疑人八神圭佑。在搜索相對人住家的過程中,發現

了一間密室,密室中有一個被反鎖的七歲小女孩菜央。此一發現讓警察大為

震驚,以為背後存在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重大案件。但將兩人帶回調查後,兩

人怎麼樣也不肯說到底發生了何事(如果以台灣的媒體習慣,有大叔又有羅

莉,肯定暴動了。以為這個大叔做了多少虐待的幼女的故事,群眾可能一下

子就被搧風點火,接著警局就會又被包圍了…)。因為案情一直糾結,沒有任

何進展。警方只好拜託心理學家成海朔介入,看能不能與小女孩接觸,進而

鬆懈其心防。


  如果繼續看下去,就發現事情不是我們所想得這麼簡單,其實嫌疑人並

不是壞人,真的虐待小女孩的是父親與母親。父親會暴力毆打小孩,母親的

情況則更為複雜嚴重。母親會先弄壞父親的東西,之後又嫁禍給小孩。在父

親處罰小孩時,又出來假裝自己是好母親的角色。母親為何會這樣做?主要

是因為母親沈迷於社群軟體的按讚數,只要自己寫出這些事,並裝出一個賢

妻良母的樣子,追蹤數和按讚數就會增加。這個心理生病的母親,甚至會先

讓小孩受傷,再假裝自己非常認真的在照顧小孩。之後又上傳照片博取同情

這裡沒有指涉先前的新聞事件,這真的是此劇的情節)。如果一般民眾只得

到片面資訊,就大量、快速地呈現各種情緒反應,認為一定要嚴懲嫌疑人。

在這裡可能會完完全全搞錯方向,而讓真正的加害者逍遙法外。


  此戲劇中的母親,不用懷疑就是得了心理疾病,可能就是患了DSM-5中

「他為的人為障礙症」(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Another),此與

先前較為人知的「代理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by Proxy)為同一疾病,

只是疾病演變而導致名稱不同(詳情請見先前個人先前寫過的人為障礙症的虛與實

。這一群人都是用偽造的方式,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的症狀。此病

症是指稱加害人的狀態,受害人若是兒童的話,就是一種兒童虐待,故意讓

小孩受傷、生病,用以取得疾病角色,博取同情。劇中的小女孩會崩潰是自

然的,最後寧願被不熟悉的路人帶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媽媽養。跟著不認

識的人都比母親安全,不用反覆的被迫住院、被迫醫療。被救治之後,又必

須面對母親下一輪「無止盡的母愛」。這樣的磨難,豈是網路上廉價式的正義

所能挽回?


  加害人的內心為何會扭曲至此,目前心理學家還未有一致性的定論。推

測可能幼時也遭受原生家庭的忽視與虐待,以致於人格養成的過程中出現偏

差。也有可能是養育兒女的過程中,所造成的巨大的壓力,而導致兒虐的出

現。在台灣現今的社會體制之下,首要應為強化一般大眾守望相助的簡單能

力。遇見相關事件,願意舉手之勞,通報給113婦幼保護專線,後續即有專

責單位處理。另外,也可增加第一線相關人員的敏感度,這些人員包含巡守

隊志工、保母、托嬰中心老師、學校教師、社工、心理師、兒科相關醫師,

這些人員遇到疑似個案時可循社會保護機制往上通報,社會系統才有介入之

可能。


  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若我們願意停下來聽聽這些家庭的困難之處,同理其困境,並提

供恰當的社會資源與支持,或許可以慢慢減少兒童虐待之發生。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Jaghab, K., Skodnek, K. B., & Padder, T. A. (2006). Munchausen’s
Syndrome and Other Factitious Disorders in Children: 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Psychiatry (Edgmont), 3(3), 46–55.

Stirling J. Beyond 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 in a Medical Setting, Pediatrics.
2007;119:1026-1030.

arrow
arrow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