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名醫師的臉書上看到相關抱怨,大意就是完全不認識的網友,請教

一些自己私人的醫療問題。但他覺得他沒有任何義務需要回答這些問題。部分民

眾可能覺得不盡人情,好像我們隨手回答一下很容易、又不會少塊肉、幹嘛這麼

小氣,真是小題大作。


  很多人無法明白為何醫療人員這麼氣憤,就是問個小問題而已,你不回答就

算了,我去Google就好了,生氣做什麼?這樣的看法,點出一個極大的盲點,

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很多醫療知識,甚至包括很多百科全書(姑且不論其正

確性為何),但卻無法分辨哪一個才真正與自己的病症切身相關。假如這麼容易

就可以辨別出來,那大家都依賴機器人就好,醫療人員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另

外,在台灣就醫非常方便,很隨意就可以看到想看的專科。但對於健康諮詢的概

念,卻從未建立。真的有醫療方面的問題,當面諮詢專業人員,不是可以得到量

身訂做的解答?


  對於為何醫療人員不接受隔空問診一事,個人覺得有必要再好好說明一番,

讓未來想在網路上隨意請教別人醫療問題的人,有部分警覺。在網路上問醫療問

題,有一個極大的缺失,就是被請教的人,完全沒有看到病人。沒有看到人,就

漏掉了診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個案觀察」。不管什麼疾病,這個觀

察是隨時在發生的。你一踏入診間,「觀察」就開始了,不是只有詢問病情就夠

了。「觀察」告訴醫療人員很多沒有說出口的資訊,有的時候比說出口的還重要,

尤其是精神科與兒童心智科更是如此。為何很多典型的精神科診斷,對於有經驗

的醫療人員根本不用耗時太長,很快就可以做出正確判斷。因為「看」對方的回

答,「觀察」個案對於外界的反應,加速了整個判斷的過程。因此在網路上隨口

問一個問題,只有文字描述而已,那醫療人員該怎麼觀察「個案」的反應呢?



品川街頭  


  網路上所詢問的問題,另一個極大的困難點在於網路的「匿名性」。這裡反

應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怎麼知道坐在網路另一方的是一隻狗?還是一個

人?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極端,但事實就是如此。醫療人員在現今台灣這種處境,

是非常弱勢的。我們完全不認識對方,不知道對方的來意,問了這個問題的用意

是要拿去做什麼用?是去質疑、反擊另外一個醫療人員?還是拿這些資料當成訴

訟材料?抑或只是為了激起其他網友的情緒反應?還是無聊問問看你們有沒有

認真唸書?沒有看到人,我們完全無法確定是否真的有「這個人」,你說的「這

個阿杯」、「我的鄰居」、「朋友的小孩」到底在哪裡?如果醫療人員想要反問這個

當事人兩句?我們到底要怎麼做?


  還有一個問難點在於網路的問題都簡短、很片面,醫療人員很難做深入、廣

泛性的回答。若提供的資訊很少、很有限或語焉不詳,那當然是很難回答出個所

以然來。因此,試著到某些醫療相關的留言版或網站,常常會看到一種非常制式

的解答:

  
  「不好意思,因為您所提供的訊息實在太過侷限。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有可

能是A疾病,也可能是B疾病,當然也有可能是C疾病,但是這個機率較小。請

考慮至正式醫療院所的某某專科就診,相信醫療人員會協助您們,釐清您的疑

問。」
  


  這樣的回答說來並沒有任何錯誤,這已經儘可能在有限的資料之中,推測出

答案來。能答這樣已經是極限,醫療人員已經窮盡所有可能性在回答了,但有時

當事人還是不滿意。若對方一時興起,情緒上無法接受,就直接認定回答過於簡

單,還會被惡意遷怒,奚落善意回答的人「沒誠意」、「沒醫德」,甚至被人肉搜

索證明回答的人真的有問題、有道德上的瑕疵。


  總之,網路上的資訊非常紛雜,許多問題常常是掛一漏萬、錯雜漏缺的,相

關回答也不見得就是專業人員所寫,所寫的資料當然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有佛心的醫療人員認真的回答了一些,經常的狀況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沒有巨大的付出,哪裡會有巨大的收穫?


  最後,個人最良心的建議,還是老話一句:解決醫療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

專程請假,到專業的醫療院所去看專業的醫療人員。我相信,絕大部分的醫療從

業人員都是秉持著專業良知與職業倫理,從事專業的醫療工作。其餘旁門左道,

如奇特的宗教靈修團體、詭異的民俗療法、巧立名目的補習課程等等,只能取得

部分心理快慰。至於到底能不能適當的解決醫療困境,那是另外一件事了。

  

(本文同步刊載於商業周刊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