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找到空檔去看了最近很火紅的電影《露西》,看完之後覺得有很多

地方可以談談。


  第一個是電影設定的前提,認為普通人的大腦都只使用了10﹪。這個假設

認真想來是一則鄉野傳奇,出處已經很難考證。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看看fMRI

的片子,亮起來的地方只佔了大腦10﹪,有亮才有血流通過,也才有在運作。

所以我們都只用了10﹪」。但有學過神經科學的人應該知道,這個講法絕對有問

題,因為片子上亮起來部分,是大腦正在運作的部分沒錯,但是沒亮的部分,並

不代表沒運轉。片子可以呈現出這樣的結果,是整個大腦協調良好的表現。這是

大腦其他部分很配合的抑制了自己的功能,讓單一時間之內,只讓某些位置運

作,如此,才能順利解決身體的狀況。若全部的區域都同時亮起來,那這個人一

定處在瘋狂的狀態,因為大腦根本無法同時處理這麼多感覺。想像一下,又餓又

累又想睡覺又想上廁所又想做愛但又想吃東西,同時所有感覺同時發生,這肯定

會讓人無法處理,也無法下決定。

Lucy  

 

  第二個是導演應該多多少少有受到《記憶大師的心靈》一書的影響(註)。

此書為盧力亞(A. Luria)所寫,他是知名的神經心理學家,這本書像是個案報

告一樣,詳細說明一個擁有驚人記憶力的人,可以將所有的事情記住。裡面也敘

述了他怎麼記住這些東西的,跟電影中的呈現非常類似。他的大腦自動將影像拍

照起來,用看的方式,就可以看到他想要的東西。當一般人都很羨慕這個記憶大

師時,大師的反應卻很平靜冷淡,甚至覺得他想要忘記一些事情,但永遠忘不了。

他有時覺得當個平常人比較好,很多事情隨風而逝就好,幹嗎事事都記住呢,這

是很煩人的。我們可以平穩安靜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是因為人類的忘性比記性

好,這是自我保護機制,什麼都記住的話,以心理健康而言並不利於個體生存。

  (假如這部電影的前提為真,千萬不要沒事去開發自己的大腦,10%就10%

,多了,我們也承受不了。)


  談到這裡,想起來一個關於大腦的老笑話。一個人上了天堂,遇到了上帝在

擺攤賣大腦。上帝問這個人說,你想換哪一顆腦。這個人看了看,指了愛因斯坦

的腦袋。上帝說,這顆只值五塊錢。這個人難以置信,想說這麼好的大腦,只值

五塊錢,那不是賺到了嗎?這個人忍不住問了上帝,那我的腦值多少錢?上帝毫

不猶豫的說,三千萬。這個人面露不解。上帝認真的回答他,因為愛因斯坦的腦

袋用到不能再用了,所以很便宜,只賣五塊錢。但是你的腦袋都沒用,是全新的,

當然要賣貴一點囉。


  最後,結局非常馬虎(這裡就不要爆雷了),令人有虎頭蛇尾之嘆。這樣的結

束,不得不讓人想起《追憶逝水年華》中的一句話:「一切皆在永恆的消逝之中。

」以此句話最為註腳,差可比擬。


  

註:《記憶大師的心靈》為小知堂出版社出版,現在已經掛出絕版。這是台灣圖

書的悲哀,很多書都無可避免的進入絕版狀態,有興趣的人怎麼樣也無法購買。

大概也只能在圖書館找找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