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分享了一則質疑ADHD存不存在的新聞( ADHD真的是心理疾病嗎?

藥商不敢告訴您的事實!)。老實說,這種質疑的文章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去年

也在一篇文章中回答過部分(詳情請見這裡:過動兒常見的幾個問題)。


  這一類的文章有幾個特點:發言或寫文章的人都是醫師,但不是精神科醫師

或兒童心智科醫師,可能是家醫科或內科醫師。他們多多少少有接觸過部分病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懷孕期間服用葉酸,幾乎是現代父母都必備的常識。很多人聽到親友考

慮懷孕,第一個想到要提醒對方的都是葉酸口服錠。若血液中葉酸濃度過低,胎

兒會有神經管發育不全的危機。神經管的發育在胚胎前期,大約28天左右就已

經完成了。因此一般醫療建議要服用的時間點是在懷孕前段時間,大約三個月的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三十一當晚,我們家所有人都入睡了。躺在床上,我有感覺到像是地震

一般的振動,但是又跟地震不太一樣。因為它是振了很大一下,過幾秒,又搖很

大力一次,跟地震只搖一次大的不一樣。我之前曾經在九二一時去救災過,所以

對振動變得較為敏感。那時大約一星期後就進入災區,在災區行動像在坐船一

樣,每天仍舊餘震不斷,會一直覺得地不平穩。這算是在大腦深處留下刻痕一般。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替代性創傷(Trauma by Proxy)並非直接發生於小孩身上,真實的災難事

件可能在千里之外,但透過媒體或口耳傳播,卻可能在孩子的身上出現創傷後反

應。雖然替代性創傷在最新的診斷準則(DSM-5)中並未正式納入創傷後壓力症

之中,但其行為及情緒反應與此狀態類似。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育兒生活開始之後,總是會有一堆甲乙丙丁跟你指點要怎麼養育雙胞胎,怎

麼樣才可以讓小孩安安靜靜、不吵大人。對於三姑六婆們的指教,我常常一笑置

之,盡量回答一些異想天開的玩笑話矇混過去就好。每個人的狀況本就不同,只

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別人覺得好用的方法,對於自己或孩子可能就不

太適用。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坊間關於養育嬰孩的書籍有各種派別,各個門派都有擁護者,常在各種場合

上爭論不休。戰役有大有小,至今仍未停歇的論戰,是關於行為理論運用於嬰兒

的養育方式。其實,現今科學還未有具體定論。也很難有定論,這牽涉到研究方

法學的問題,因為不可能真的將小孩從小分成兩組,一組用A方法,另一組用B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好好當一個現代父母是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家

長會被這些奇奇怪怪的資料淹沒,而過度擔憂小孩的狀況。網路上流傳各式各樣

的文章,指導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他們的標題都是恐嚇形式的,如「當

父母一定要做的XX件事」、「吃了這些東西,智力肯定下降」、「養出好孩子的X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位長大的自閉症個案,在搭乘捷運時,不甚碰觸他人。因他不善言語,

導致多名民眾誤解,誤以為他要在捷運上做出什麼驚人之舉。由社會大眾的反應

可知,大家對於精神疾病的錯誤認知,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如果大家還是

停留在獵奇、窺探、恐懼的角度,是不可能多一分同理的。若我們還是無法打開

心房,進一步瞭解這些少數族群,整個國家社會也不可能將資源投注與此。我們的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日台灣重大的社會新聞,是一名21歲的男子,在捷運上隨機砍殺他人,

造成四人死亡,多人受傷。網路與部分媒體,已經開始進行恐慌式的報導,如兇

嫌肯定有精神疾病、個性孤僻等等,企圖將暴力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但這種天

馬行空、不經求證的散播,並無助於事實的釐清。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朋友問我小孩一歲了,是否有給小孩抓週?我很淡定,笑了笑說,沒辦,也

不想辦,抓到什麼就是什麼?人生哪有這種道理?

  孩子滿了一歲,眾大人最想知道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因此想要透過一個活

動來想像未來的狀態。大家總希望可以掀開命運的一角,先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四月底時,新北市政府召開記者會,宣佈要對全市所有小二生進行注意力

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ADHD)之全面性篩檢。這種公共衛生政策不是說不能做,

但是若要一步到位,要非常小心才行。


  大規模篩檢,最害怕一件事,就是資料保密不易,稍一不慎就全校皆知。我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相當翔實的洗腦歷史書。裡面的內容雖然較為陳舊,但把過去很多

懸案、很有爭議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一次,帶領讀者思考「洗腦」是否真實存在。

作者在最後的結論,明白透露出,刑求比洗腦有用多了。雖然刑求這件事是違反

日內瓦公約的,但很多知名大國在背後都做過相同的事,如美國、英國等,他們

不會承認做過這些違法情事。至今,美國中情局與英國軍情五處(MI5)仍持續

見不得光的研究與實驗。


  書中一一介紹各種洗腦方法,但每種方法後來發現都有瑕疵。根據中情局的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DSM-5診斷準則的第一個感覺是,診斷整個被放寬了。過去很多模糊空

間,被說明的更加清楚,白紙黑字被定義出來,迴旋空間變得較小,能自由心證

的地方減少,個人好惡也可以被減到最低。也許這在區辨診斷上是好事,大家都

有清楚的準則可遵守,個人可以解釋的空間縮小,「敏感性」與「特異度」也會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學習障礙個案,臨床工作者最常遇到的困難,在於智力與能力之間的落差要如何決定。過去多數的作法,是採取兩個標準差的判斷準則。也就是全量表智商與成就測驗之標準分數差異,需為30分以上。但臨床上,要達到三十分的差距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部分文獻提出只要差距1.5個標準差甚或一個標準差都可成為判斷基準。

回顧學習障礙相關文獻之後,個人認為可採用Heath與Kush (1991)之作法,回到統計學上,以測量標準誤、估計標準誤及迴歸概念來做判斷,其整合而出之迴歸方程式為:

其判斷方式需以下五個步驟:1.先測量個案之全量表智商。2.使用成就測驗與智商之相關係數,估計出個案之成就測驗分數()。3.測量個案之成就分數()。4.以估計之成就測驗分數計算出信賴區間。5.比較估計與實際之成就測驗分數()。之間的差異顯著與否由估計標準誤判斷。

試舉一例說明。若智能測驗與成就測驗之相關為.80。個案之全量表智商為115,估計之成就測驗分數為112(估計之成就測驗分數=.80(115-100)+100)。因個案所轉介之問題,侷限於學習成就上,因此其z值選擇為1.65(p=.10)。因此其估計標準誤14.85(估計標準誤=),信賴區間為 126.85~97.15。若個案實際之成就測驗為90(低於97),就可決定智能測驗與成就測驗之落差達顯著。

實際上在臨床上之應用,並不需要個個都經過複雜計算,只需要用查表的方式,就可確定切截分數在哪裡。整個表在Sattler與Hoge (2006)所寫的書中,第739-746頁有詳細陳述,其智能測驗與成就測驗之相關從.80列到.30,全量表智商從150到50,應可涵蓋大部分的測驗結果。但在台灣使用此法,有一缺點,就是沒有智能測驗與成就測驗之相關係數之研究結果。按照Heath與Kush (1991)之看法,可取相關係數.65作為推估值。因.65是目前之研究中,相關係數之中位數。

依照上述之方式,可知道在不同的智商之下,差異是否達顯著是採用不同的切截分數。智商越高者,其落差要更大,才能說此差異是有顯著的。這樣的作法也比較符合臨床觀察。以相關係數.65為例,智商130之個案,要差30分以上才達顯著;智商115之個案,要差25分以上才達顯著;智商100之個案,要差19分以上才達顯著;智商85之個案,要差14分以上才達顯著。

按照上述之辦法,就可解決臨床工作者長久以來的困難,到底學習障礙個案,其智力與能力之間的顯著落差,要取哪一個分數為準,是兩個標準差?抑或1.5個標準差,隨意之取捨都有很大的困難。不如好好回到統計學上,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當父母之後,才發現育兒相關的知識,常常令人眼花撩亂。似是而非的

論調所在多有,不停地困擾著時間所剩無幾的家長們。面對這樣的景況,若無一

套判斷準則,肯定會淹沒在大量資訊之中,隨時都有滅頂的可能。自己淹沒就算

了,但若是牽扯到小孩,搞不好最後會變成雙重打擊,賠了夫人又折兵。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這一段時間,全國民眾都很關心此次學運何時會落幕?但若時間拉長,

事件遲遲不結束,如何幫助議場內學生,維持一定的心理健康?我個人雖然無法

到場靜坐,但我可以貢獻個人專業,協助各位同學支撐下去。


  首先,最要緊的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維持身體運作,就像植物一樣,最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今嬰兒先天的疾病大約有七千種以上,裡面有很多都可以預防。全世界約

有百分之六的初生嬰兒有一些先天疾病的問題,有的狀況很嚴重,但也有的是輕

症,未經詳細檢查無法輕易發現。


  此篇論文真實的呈現許多孕婦接受的預防保健服務到底有無效果?很多國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多新手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準備不足。我們經常被詢問的也是

家中有小嬰兒要準備什麼?


  坦白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很多你先準備的東西,到要使用的時候,

很常是不適用的,或者說你的小孩不喜歡。你要面對自己小孩的狀況,再適時的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到底要不要生養小孩?這是我們這一世代,已經到了斷下決定的時刻

了。我們這些「六年級生」,大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人生方向逐漸確定,工

作多多少少也有眉目。有的人剛進入婚姻生活,有的人結婚了兩三年,有的人還

在尋覓對象。但共通的課題是,我們到底要不要生小孩?再不生,我們也面臨時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書維持一貫  (Paul Theroux)的風格,誠實、犀利、義無反顧。

保羅將旅行的實踐推到最極致,走路、搭船、搭便車、划獨木舟、坐慢行列車、

坐破舊超載巴士,盡量以當地人生活方式,走入非洲。這絕非現今已開發國家旅

行社建議的作法,他所冒的險肯定超越常人能負荷的程度。如果你貿然向親友推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