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鮮人通常是戀愛解禁的時刻,但如何抉擇愛情,是許多莘莘學子一生

的困惑。許多人喜歡對他人的感情做出評論,但似乎沒有人使用科學或心理學的

方法來討論。這個問題在歐美地區一樣很常見,高中生情侶上大學後分隔兩地,

第一次回家過感恩節假期,之後往往就會分手,俗稱為「火雞分手」(Turkey drop,

如果你很好奇拿這個辭去Google,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若將這件事情說的

更科學一點,我們可能要換個說法:如果我們遵守連續單偶制(指一人有許多配

偶,但每次只有一個),那要跟多少人在一起過,才能知道誰最適合你?


  此一困境在數學心理學(Mathematical psychology)上已經研究多年。數

學心理學屬於認知心理學的次領域,是使用數學模型來討論心理學所遭遇的各種

問題。如何在最佳時機作決定,稱為「最佳停止點」(或稱「最佳停止問題」,Optimal

Stopping)1。「最佳停止點」可以應用的方向很廣,舉凡需要做抉擇的事情,都

可以用此方法來思考,小到午餐要吃什麼、找停車位、找旅館,大到面試新人、

租房子、買賣房子、決定人生伴侶等等。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最佳的解答,就是

37﹪法則。什麼意思?就是將願意花掉的總時間乘以37﹪,就是最佳決定的時

刻。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你想要在兩個月之內租到房子,那個房子是最佳房子

的最佳機率。那就把60天乘以37﹪,也就是22天。也就是花了22天之後,你

就要出手了,只要找到比你先前看過的房子更令人心動的房子,就立刻動手,不

要猶豫,這就是最佳決定的時間點,因為你花再多時間也不可能找到更好的了。


  為什麼是37﹪,而不是其他數字,這是一個嚴謹數學的問題。「最佳停止點」

源自一個古老的起點稱為「秘書問題(secretary problem)」:我們希望花最少

的時間,找到最佳的人選。最佳的解決方案,是設定一段思考時間,在這段時間

中,先不錄取。但過了這段時間,只要看到比思考階段更好的人選時,就馬上錄

取。如果我們逐一將面試的幾人之後,就做出決定,依序可得到表一。面試兩人

時,不論錄取誰,成功率都是1/2(兩人各有一半的機率是最佳人選)。如果有

三人應徵,情況變得較為複雜。在面試第一人,先按兵不動。面試第二人時,若

我們知道他比第一位好,就先錄取;若比第一位差,就不錄取。如此找到最佳人

選的機率,跟應徵兩人時是一樣的,也是1/2(註)。當可選擇的人數越來越多

時,做決定的界線就是37﹪。採用這個策略,找到最佳人選的機率也趨近37﹪。

沒錯,世界上並不存在最完美的策略,就算是我們覺得這是最好的方法了,其失

敗率仍有63﹪。但採取這樣的方法,主要是取決於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無

法找到最佳人選,但最佳停止策略,卻幫我們節省最多的時間。

 

表:面試的幾人後,就下決定最好。圖/泛科學重製,參考自《決斷的演算》,頁26。.jpg

 

 表:面試的幾人後,就下決定最好(取自《決斷的演算》,頁26)。
  
  
  回到決定人生伴侶這件事也是雷同的。37﹪法則不只用在應徵人數,也可用

在尋找時間。假設從18歲開始,我們就汲汲營營於尋找另一半,至45歲左右為

止。那依據最簡單的減法與乘法(〔(45-18)+1〕×37﹪=10.36),那決定終身伴

侶的時間點,就是落在28至29歲之間。如果那時你已經有合適的伴侶,那就可

以考慮結婚了,因為以後也找不到更好的了。(假設啦,我知道真實的情況是像

圖一這樣,她們只會拒絕而已XD)。如此之結果,就是對於大一新生伴侶,最好

的解答。他們根本不用在十八歲就做人生最後的決定,最佳最合適的時間點根本

還沒到。如果遇到惱人的三姑六婆,我們可以拿出數學慢慢算給他(她)們聽,

以他(她)們對於數學的耐受力,肯定三分鐘後就放你一馬了。(因為根據37﹪

法則,他們對於困難數學的問題最多只能聽十分鐘,他們能撐三分鐘,已經是最

佳策略了)。

DSC_0054.JPG  

  圖:取自《心理學派不上用場》。

  

  其實這個解決方法十分好用,很多時刻時我們常常不知如何做決定,包括買

東西、找車位、訂機票、訂旅館等等,難以抉擇的當下無時無刻的困擾著我們。

這時候,想想人生並不存在CP值最高的,而是「最佳停止點」,才是最完美的策

略,想必對於困境也就能慢慢釋懷了。

  

  

  註:因為三位應徵者,若依其優秀程度,有六種排列方式:1-2-3、1-3-2、

2-1-3、2-3-1、3-1-2、3-2-1。若依上面所述,面試第一人先不動。接著只要有

更好的人選就錄取,這樣成功錄取最優秀的排列為2-1-3、2-3-1、3-1-2,佔全

體一半。若是另外三種排列方式1-2-3、1-3-2、3-2-1,一樣有一半的機率錯過

最佳人選。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甘錫安(譯)(2017)。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Brain
Christian & Tom Griffiths)。新北:遠足文化。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台灣媒體突然又關心起兒虐相關事件,報導又特別著重於虐待細節,

企圖引發社會大眾更尖銳的情緒,並引起後續堵人、圍毆等私刑正義的情況,

民眾舉著「神不敢做的事情,由我替天行道」的大旗,執行各種失序的報復

行為。如果整個社會只停留在一報還一報的「果報論」層次,遇此相關案件

一律嚴懲及加重刑罰(甚至極端的主張唯一死刑),而非思考背後為何會形成

此事之成因,並著手加以改善。恐怕未來類似的事件還是會一再發生。

  
(以下有雷,請自行迴避)

《心理學家?成海朔的挑戰:少女為何必須失憶》-1  


  由於此事,讓我想到2014年的一部日劇《心理學家?成海朔的挑戰:少

女為何必須失憶》。此劇就是在講述一個驚人的新聞事件:警察在調查連續縱

火案的過程中,逮捕了嫌疑人八神圭佑。在搜索相對人住家的過程中,發現

了一間密室,密室中有一個被反鎖的七歲小女孩菜央。此一發現讓警察大為

震驚,以為背後存在著什麼不可告人的重大案件。但將兩人帶回調查後,兩

人怎麼樣也不肯說到底發生了何事(如果以台灣的媒體習慣,有大叔又有羅

莉,肯定暴動了。以為這個大叔做了多少虐待的幼女的故事,群眾可能一下

子就被搧風點火,接著警局就會又被包圍了…)。因為案情一直糾結,沒有任

何進展。警方只好拜託心理學家成海朔介入,看能不能與小女孩接觸,進而

鬆懈其心防。


  如果繼續看下去,就發現事情不是我們所想得這麼簡單,其實嫌疑人並

不是壞人,真的虐待小女孩的是父親與母親。父親會暴力毆打小孩,母親的

情況則更為複雜嚴重。母親會先弄壞父親的東西,之後又嫁禍給小孩。在父

親處罰小孩時,又出來假裝自己是好母親的角色。母親為何會這樣做?主要

是因為母親沈迷於社群軟體的按讚數,只要自己寫出這些事,並裝出一個賢

妻良母的樣子,追蹤數和按讚數就會增加。這個心理生病的母親,甚至會先

讓小孩受傷,再假裝自己非常認真的在照顧小孩。之後又上傳照片博取同情

這裡沒有指涉先前的新聞事件,這真的是此劇的情節)。如果一般民眾只得

到片面資訊,就大量、快速地呈現各種情緒反應,認為一定要嚴懲嫌疑人。

在這裡可能會完完全全搞錯方向,而讓真正的加害者逍遙法外。


  此戲劇中的母親,不用懷疑就是得了心理疾病,可能就是患了DSM-5中

「他為的人為障礙症」(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Another),此與

先前較為人知的「代理孟喬森症候群」(Munchausen by Proxy)為同一疾病,

只是疾病演變而導致名稱不同(詳情請見先前個人先前寫過的人為障礙症的虛與實

。這一群人都是用偽造的方式,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的症狀。此病

症是指稱加害人的狀態,受害人若是兒童的話,就是一種兒童虐待,故意讓

小孩受傷、生病,用以取得疾病角色,博取同情。劇中的小女孩會崩潰是自

然的,最後寧願被不熟悉的路人帶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媽媽養。跟著不認

識的人都比母親安全,不用反覆的被迫住院、被迫醫療。被救治之後,又必

須面對母親下一輪「無止盡的母愛」。這樣的磨難,豈是網路上廉價式的正義

所能挽回?


  加害人的內心為何會扭曲至此,目前心理學家還未有一致性的定論。推

測可能幼時也遭受原生家庭的忽視與虐待,以致於人格養成的過程中出現偏

差。也有可能是養育兒女的過程中,所造成的巨大的壓力,而導致兒虐的出

現。在台灣現今的社會體制之下,首要應為強化一般大眾守望相助的簡單能

力。遇見相關事件,願意舉手之勞,通報給113婦幼保護專線,後續即有專

責單位處理。另外,也可增加第一線相關人員的敏感度,這些人員包含巡守

隊志工、保母、托嬰中心老師、學校教師、社工、心理師、兒科相關醫師,

這些人員遇到疑似個案時可循社會保護機制往上通報,社會系統才有介入之

可能。


  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若我們願意停下來聽聽這些家庭的困難之處,同理其困境,並提

供恰當的社會資源與支持,或許可以慢慢減少兒童虐待之發生。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Jaghab, K., Skodnek, K. B., & Padder, T. A. (2006). Munchausen’s
Syndrome and Other Factitious Disorders in Children: 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Psychiatry (Edgmont), 3(3), 46–55.

Stirling J. Beyond 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 in a Medical Setting, Pediatrics.
2007;119:1026-1030.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一事在許多文化中經常成為禁忌,就跟性教育一樣。華人更是在孔老夫

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名訓之下,讓談論死亡成為忌諱。因為種種顧慮,死亡

經常成為恫嚇的語詞,也常常與鬼怪、懲罰、地獄等負面概念連結在一起。許多

家長都認為不要教、不用認識,小孩自然就可活在溫室之中,處於無菌的狀態之

下。但小孩無可避免會面對死亡的衝擊,我們再怎麼逃避,還是會遇到小孩熟識

的人離開人世(人生短短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與其躲躲躲藏藏,不如好好

面對一番。本文是站在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以兒童臨床心理師的視角,好好討論

一下嬰兒、兒童、青少年如何理解死亡議題。


  從過去的科學文獻中可知,較多學者是採用Nagy(1948)所提出的死亡概

念,其元素包含普遍性、不可逆、無功能、因果性等等(見表一)1。所謂的普

遍性是指所有的生物不可避免終將死亡,毫無例外;不可逆是指當一個生命死亡

之後,就不可能再復活;因果性是指造成死亡不可能毫無來由,事出必有因,如

生病、年老、發生意外。不過後續相關研究認為Nagy的研究有研究方法上的缺

失,如採用引導方式誘導小孩的回答。此一結果可能無法推論到不同文化的兒童

2。而後有學者認為應加入精神上、靈性上的概念:「無形的延續」,代表有形的

肉體已經死亡,才能考慮身後之事。但若採用較為簡略的概念理解死亡,四個元

素的說法確實不失為一種快速簡單的理解方式。

 

表一:死亡概念的元素

普遍性

所有的生物終將死亡。

不可逆

當身體死亡,就不可能再復活。

無功能

所有的身體機能在過世時即停止。

因果性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度殺人》為知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此一電影從2017年上片以來

引起了一陣旋風,在多個日本電影獎項中多有斬獲。在2018年三月頒獎的日本

電影金像獎甚至囊括六項大獎,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

最佳男配角(役所廣司)、最佳女配角(廣瀨鈴),是枝裕和一人就獨得三項(導

演、編劇、剪輯),男主角是大家特別喜歡的福山雅治(雖然是很多人老公,但

2015已經結婚了,大家可以先收拾碎掉的玻璃心,繼續支持他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apWneJUg4
  (《第三度殺人》預告片。)
  
(以下有雷,請自行迴避)

  

  電影劇情環繞在福山雅治所飾演的律師,企圖想幫殺人犯三隅高司(役所廣

司飾)脫罪。這樣的情節聽來很合理,律師就是盡可能找到可以輕判的證據。但

是隨著一次次的律見,一次次的開庭,犯人卻是一次次的翻供,這當然不容日本

法院所樂見。日本司法看來比台灣更為僵化,從準備庭開始,就只是在走流程,

流程走完宣布刑度,期間不容翻供或提出不同看法。每個證人已經被設定好要講

甚麼話,做什麼事。若有個人觀感,一律不得在法庭上陳述。這樣的情節設定,

讓整部戲頓時陷入羅生門之中,到底誰說的故事才是真相?是被害人的妻子(齊

藤由貴飾)所陳述犯人是為了錢財才殺人?還是妻子有了婚外情而雇用犯人殺害

自己的先生?亦是被害人的女兒(廣瀨鈴飾)被自己的父親性侵,但被犯人目擊

憤而殺人?還是女兒愛上犯人,為了幫犯人逃脫死罪,才虛構出性侵事件?或是

女兒其實才是真正的殺人犯,高司只是出於同情(或愛戀)而幫忙頂罪?還是犯

人因被不當解雇,因巧遇被害人而動手殺害?亦是兩人和謀使用不當原料賺取暴

利,但事後談不攏分贓事宜,才導致殺人事件?每個角色在法庭上的說詞,與私

下的面貌皆不相同。每一種故事情節都有可能發生,那真相到底為何?

圖/Sandome no satsujin(2017)@imdb

  電影的推衍故意營造出模糊的氛圍,令觀者有霧裡看花之感。在公堂之上,

大家真的就會好好說實話嗎?其實並不盡然。過去美國最為知名的性侵害案件麥

馬丁幼稚園案(The McMartin preschool trial),約有360名兒童作證遭受幼

稚園老師性侵害,他們的證詞現在聽來相當怪異,孩子們說他們在飛機上、地下

道、洗車廠、機場、熱氣球上被性侵,接著開始涉入邪教崇拜的議題,有女巫戴

著黑色帽子在天空飛來飛去;有老師在他們面前將兔子殺死取出內臟,並逼喝動

物的血。但讓他們挑出可能嫌疑人照片時,有的人挑了動作明星查克•諾里斯

(Chuck Norris)的照片,有的人挑了一群修女的照片(她們在四十年就過世了),

有的人挑了丹尼•戴維斯(Danny Davis,該案辯護律師)。整個案子在沒有實質

證據之下,進入了法院訴訟。此案件纏訟了七年,花費了花了一千五百萬美金,

但最後無人被定罪(可同時參閱HBO製作的電影《無盡的控訴》,並參考此文章:

為何兒童性侵害案件難以收集有效的證據?)。


  此案件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從1980年代延燒至1990年代,全世界各地有多

所幼稚園或托兒所陸續被指控性侵兒童1,但多數無罪定讞。也有青少女長大之

後,回過頭去指控父親性侵自己。內容都是從一開始的性侵,進而加入各種匪夷

所思的虐待,把蜘蛛或嬰兒手臂塞進陰道裡面,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撒旦崇拜戲碼。

美國鄉民們對這一套完全深信不疑,每次都是同樣的劇情看都看不膩。只能說全

世界的鄉民都有共同特質:越獵奇,散播的就越遠;越詭異,盲信的就越深。



  這些證詞通常曲折離奇、不斷改變、互相矛盾,成了心理學家眼中的虛假記

憶2(false memory,意指個案回憶出從未發生的事)。連最早研究的此概念的佛

洛伊德都坦承,這些使用回溯技巧「提取」而出的記憶,很高的比例都是孩子遭

受父親性侵害,但「那些性誘惑的畫面從未發生過,那些只是我的患者自己編出

來的幻想,或者是我強加給他們的」3。但司法系統並未因此踩下煞車,許多無

辜的人,也因為這些莫須有的指控而深陷牢獄之災,至今仍無法重見天日(註)。


  回到《第三度殺人》這部電影也是如此,所有的司法人員只是落入「驗證性

偏見」(confirmation bias)的陷阱之中,只蒐集能證明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找尋證據時,只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不是挖掘出真相。真相真的有人在乎

嗎?還是只能埋藏在大雪之中。這是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不得不進一步深思的問

題。

  

  

  註:麥馬丁幼稚園案開啟了美國司法訪談(forensic interview)的濫觴,

各個單位投入大量經費研發合宜的訪談方法。這些方法以科學為基礎,在中立、

客觀、標準化、不引導的情境之下,讓個案陳述其經驗或目睹事件。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Day-care sex-abuse hysteria

2.      Maran M. (2010). My Lie: A True Story of False Memory. Jossey-Bass.

3.      紀迺良(譯)(2012)。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Dominic Streatfeild)。

台北:麥田。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人特攻隊》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從第一集開始,每一位超

人都有一些平常人的煩惱。超能先生最大的困難是去上班,當一個平凡的上班族,

面對各種工作上無理的要求。這樣的設定讓超能家庭非常貼近真實人生,我們所

遇到的任何困難,超能家族也一樣會遇到,而且也一樣做得七零八落,好不到哪

裡去。


(以下有雷,請自行迴避)

Incredibles 2 from:IMDB


    《超人特攻隊2》則延續第一集的基調,並且加入更多尋常的人煩惱。超能

先生一樣遇到失業危機,以超人的身份並無法真的謀生下去。而就在全家一籌莫

展之際,彈力女超人獲得大企業的青睞,他們正需要「女性形象」來重新建立新

面貌,以開展特殊的超人行業。超能先生在這種時刻,只能先回歸家內從事「家

庭主夫」的工作。當然,在超能先生的照料之下,幾乎家中所有事情都搞砸了:

小倩的男女感情需求毀了;小飛的課業成長要求沒了;小傑的天賦發展也受限了。

對比彈力女超人在外獲得正面評價,而超能先生卻一步步摧毀整個家庭結構。


    這部動畫電影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怎麼在困境中扭轉?怎麼在逆境中生存?

這裡所敘說的已經不是超人的故事,而是尋常百姓每天的難題。父母如何兼顧自

我的發展與養育孩子?我們應不應該不顧一切地追求職業上的成功?還是放掉

一些無謂的完美堅持回頭兼顧育兒與家庭生活?我們到底要如何拿捏才能找到

工作、家庭、夫妻、親子之間還算均衡的平衡點?縱使永遠都找不到最完美的解

答:不知道青春期的女兒為何這麼在意一個普通男生、不知道小飛的數學作業到

底該怎麼寫、不知道小傑到底會出現什麼無法預料的超能力。但至少我們還在努

力嘗試,就跟超能先生或彈力女超人一樣。即使我們當不了電影中的超能英雄,

但我們維繫了一個還算可愛的家,這樣的努力與付出,與超級英雄的意義已相距

不遠。


    此部動畫電影其實也不乏「空想科學」可以討論的空間,如彈力女超人的身

體與摩托車能不能做出很多看似違背物理原理的彈跳、奔馳中的磁浮列車能否快

速停下、小傑如何全身燃燒之下而毫髮無傷、有沒有可能憑一個眼鏡就催眠超人

(以心理學相關的研究可以知道,洗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大家可以先參考一下:

偉人交流思想?—讀《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有感 。其餘部分大概要呼叫

空想科學研究所 的柳田理科雄或傻呼嚕同盟的ZERO大才有辦法協助解決。)


  若先回到自己相關的心理專業,以嬰幼兒照顧的觀點來看,超能先生混亂的

居家生活其實給予新手父母非常多啟示。第一個是哄睡嬰兒的所在,不應該在光

線明亮的地方。不然念再多晚安故事,小孩也不可能睡著。嬰孩依舊在光線明亮

之處,好奇所有新鮮事物。而父母可能也會用盡各種花招而筋疲力竭,最後這些

哄睡花招,只會哄睡自己而已。對付一歲左右的孩子,比較好的作法是調整小孩

的生活作息,讓他白天盡量醒著,接收各種外界刺激,消散足夠的精力,夜晚才

可能順利睡著。在就寢時刻,也可考慮使用睡眠儀式,營造出合適的睡眠環境1。

如果真要念睡前故事的話,務必搭配昏暗的燈光、緩慢的語調,唸完一個故事才

有可能放倒一個小孩(詳情請見: 小兔子為何睡不著? )。


  第二個是育嬰生活是全職工作,務必找到休閒時刻。不管是父或母,在一週

之內至少能找到閒暇的半天,才可能恢復被消耗的精力(育嬰心情調適是非常重

要之事,千萬別逞強。更多育嬰調適方法請見: 願逐月華流照君—育嬰父母心情

調適 )。我知道很多男生覺得自己堂堂八尺大漢,養一個小嬰孩沒什麼難的。但

是連日晚上起來「做工」,再神勇的超能先生也嚴重睡眠不足。睡眠一不夠,白

天依舊精神不濟,也沒有喘息空間,深夜還是得起來關照小孩。不用一個星期,

超人都會累垮、也會有黑眼圈的。電影中詳述了這個過程,本來超能先生還撐著

不願意求救,覺得自己可以解決一切,最後被逼著才找酷冰俠商量。但酷冰俠還

是束手無策,最終才想起最不願意的人選—衣夫人。請衣夫人當了一天保母之後,

超能先生才得到寶貴的喘息時刻,才有可能恢復一點元氣。而衣夫人也很快的找

到與超能嬰孩的相處之道,讓小孩的天賦發揮,好好的訓練它、培養它,而非壓

抑它、禁止它。這裡非常深刻的提示身為父母的我們,讓小孩熟悉自己的天才,

好好的練習,好好的駕馭,本來以為小孩是阻力的,終究會轉變成巨大的助力。


    另外,超能先生加入育嬰行列,整個家庭最後也走向非常不一樣的變化:小

倩慢慢可以認同自己的超能力,也認同自己的超能家族可以協助他人;小飛也不

是事事衝第一,而比較願意回頭看顧弟弟;小傑則慢慢熟悉自己的各種超能力,

並在適當的場合發揮得宜;彈力女超人也逐漸找到超能事業與居家生活的平衡,

在獲得榮耀的時刻,也能照看家庭成員。這與過去的整合性研究相符2,父親的

大量投入家庭生活,顯然可以對家庭關係帶來正向的影響。不只母親變得愉快,

母親也能投入工作、成就自我。性別角色的重新定義,也讓整體家庭氣氛有助於

小孩發展。兒童在性別平等的家庭中成長,未來自己在面對家庭中的工作分配時,

才可能產生多元變化,而非只服膺於傳統框架。


    總而言之,《超人特攻隊2》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動畫電影,非常推薦新手

父母前往觀看。除了帶來特別的娛樂價值之外,超能先生瘋狂的育嬰體驗,也提

示了我們新手父母許多育嬰需要注意的大方向!




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
1.      林希陶(2016)。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台北:新手父母。
2.      Huerta M. C., Adema W., Baxter J., Han W.-J., Laustern M., Lee R.,
Waldfogel J. (2013). Fathers’ leave, fathers’ involveme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Are they

related? Evidence from four OECD countries.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兩個小娃最近升上大班,幼稚園老師也開始教授注音符號課程,並分派

回家作業。她們兩個過幾天就異常認真地在學寫字,而且嚴格告訴我一定要寫漂

亮、寫整齊。如果稍微凸出去一點點,她們會很小心的擦掉再重來。即使父母說

明這樣已經很好了,不需要擦掉重寫她們也不聽(他們這個階段,老師講的就跟

聖旨沒兩樣,即便我認真跟她們說,老爸也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也不信。在她

們眼中老爸只會打電動跟看漫畫?怎麼會是專家?

  關於不管幼稚園老師還是國小老師,一定要嚴格要求所有學生「寫字一定要

在格子內、寫字一定要依照學字的虛線照描,一點都不能凸出去」,個人有非常

多疑問。這也跟我過去的發展心理學所學不同。為了這件事(最近不打電動,也

不看漫畫),認真的在論文資料庫中搜尋一番,總算找到一篇回顧性研究1,好好

談談學寫字這件事。


  即便現在是電腦時代,寫字在當今這個社會還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會寫字跟

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學業成績一定是正相關的。後續也跟寫信、寫筆記、陳述

意見、講電話、填文件、查資料等社會生活技能有關。寫字寫不好的人,甚至可

能被長輩誤認為懶惰、動機低、不守規矩的小孩。

  

  寫字的發展


  幼兒大約兩歲左右,開始學握筆時,最先出現的寫法就是塗鴉,也就是亂寫

亂畫一通。接著才會出現垂直線、水平線、圓形等圖案。仿畫更為困難的圖案大

約四歲開始出現,會依序出現十字、方形、三角形等等。至少要五歲左右,大約

一半的人才能正確畫出三角形2。


  寫字能力大約要六到七歲(小學一年級)才能慢慢發展出來,七到八歲(小

學二年級)才會到達一個高峰期,也就是大部分的人在運筆寫字上已無問題。八

到九歲(小學三年級)是寫字發展的另外一個階段,在這個時期,小孩才能主動

的寫出字,組織字,並運用自己懂的字,表達出一段別人看得懂的話(這也是為

何這個時期才會有寫短文、寫日記的作業出現,也才有意義)。若再進一步考慮

以性別作為區分,七歲以上的小孩,女童在寫字品質與寫字速度上明顯較男童為

佳。因此男童若在寫字方面稍微慢一些,也不需要過於驚嚇。

  

  寫字所牽涉到元素


  寫字能力牽涉到複雜、多重的元素,包含視覺動作協調能力、精細動作控制、

視知覺能力、動作計畫、認知能力、觸覺、本體感覺、身體兩側的協調、持續注

意力。若我們將「寫字」這件事從頭到尾一一拆解,就可理解為何需要有那麼多

功能同時配合。所謂的視覺動作協調能力是指要學寫字,先要看字,傳回到大腦

先理解一番,再將訊息傳到動作部位,接著才指揮手指運筆。在理解時,則牽涉

到記憶能力、空間能力、字型恆常知覺(簡單舉例:英文中b、d、p、q是不同

的字;注音符號中ㄇ、ㄈ、ㄩ是不同的;ㄏ、ㄟ也不同;中文字裡左阜與右邑也

是不同的)。


  運筆部分牽涉到良好的精細動作控制能力,這個能力要六到七歲才完全成熟。

有了動作控制,才能在寫字時將一筆一畫停頓、區隔開來。良好握筆需要運用手

指,掌握住鉛筆,且有彈性的延展手指、停頓手掌與小肌肉,才能順利的控制寫

字工具,讓筆往不同軸向旋轉,也才有可能寫出良好的筆畫。不成熟的握筆會影

響精細動作能力,可先讓小孩試著握住筆桿粗一點的鉛筆,接著再轉換成一般粗

細的鉛筆為宜。


  動作計畫也是重要的。筆畫順序需遵循一定的方向,在中文字是由左而右,

由上而下。字形部件的良好組合,才能讓偏旁是偏旁,部首是部首,頭是頭、腳

是腳才可能讓字形較為協調,也才能讓寫出的字易於辨識。


  另外,觸覺、本體感覺與全身動作的協調也需要注重。觸覺、本體感覺讓小

孩可在寫字時感受到筆、紙、桌面、橡皮擦,並且時時監控自己所寫出的字是正

確的。而全身的協調牽涉到各個部位的肌肉使用,如當常用的那隻慣用手在寫字

時,另外一手要知道扶住紙,才能寫出較為正確的字形。


  最後持續性注意力也是必須的,如果小孩不能持續的注意,並且讓自己一直

保持注意的話,是不可能完成一段作業的。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寫字的整體能力

也不佳,也常常無法完成回家功課。


  上述之相關能力,都是六到七歲才能完全成熟。因此,在幼稚園或小一階段,

只是在發展寫字能力的初始時期,在這個時間點就一定要求寫到完美,完全寫在

格子裡,這其實是非常違反生理與心理發展的。

  

  寫字的外部環境


  寫字要寫得好,也與許多外部環境有關。包含坐姿、椅子桌子的高度、寫字

工具、紙張的類型、燈光明暗、外部是否有噪音、作業份量多寡、與黑板的距離、

視力等等。理想上,小孩的坐姿要正確,身體軀幹與臀部、膝蓋部位成90度,

手腕、前臂可放鬆地放於桌面上。桌子椅子不可太低,太低也容易讓小孩往前傾;

但也不可太高,太高會讓腳無以支撐。在寫字時,讓整個環境越單純越好,玩具、

故事書都收去一邊,大人也不要同時在一邊看電視,只會形成不當的外部干擾。


  總而言之,寫字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需要協調身體各個部位,調動各種

認知能力,才可能好好的寫出一個字。等到所有能力都練習妥當,才可能成為身

體自動化的一部份,可以不加思索的寫出一連串文字。最後,個人還是要再次澄

清,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認為寫字這件事情不重要,也不是反對學寫字,而是對於

「在學寫字的初始階段,就一定要寫到漂漂亮亮,完全在格子裡」有不同意見。

如果我們是站在發展心理學與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就不得不思考嚴格規定的學寫

字到底有何實質意義。

  


參考資料:
1.Feder, K. P. & Majnemer A. (2007). Handwriting development, competency,
and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49(4):312-7.
DOI:10.1111/j.1469-8749.2007.00312.x

2.Beery, K.E. & Buktenica, N.A. (1989). Developmental Test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 Revised. Chicago, IL: Follett Publishing Company.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開始養育小孩以來,就不停地聽說各種育兒傳言。多數都是奇奇怪怪的

謠言,一聽就不合邏輯,也盡量都不予理會。許多傳言雖然傳得沸沸揚揚,但一

聽就知道有問題。如果每則都理會,生活都不用過了。

  最近聽到一則謠言,是關於要不要幫小孩剪食物一事(實在不想放連結,

google出來前面幾則都是類似內容農場的網站)。他們所寫的內容都很類似,就

是說不要幫學吃飯的小小孩剪食物。如果幫小孩剪了食物,就會阻礙了小孩的咀

嚼,甚至會傷害智力。謠言越傳播就會越誇張,該則消息又被加油添醋一番,好

似你剪了食物,就讓小孩的智力立刻減低了一樣。


  當然,一聽到會傷害智力,個人直覺就覺得不可信。因為智力是一種認知綜

合能力的組合,影響的因素非常多,很難因為小孩缺少了咀嚼這一小項,智力就

下降。這個推論非常非常牽強。另外,咀嚼能力到底怎麼跟智力牽扯上邊的,個

人覺得更是不可思議,你說咀嚼比較少影響牙齒發展這勉強還說得通,但是這件

事要影響到大腦,甚至是智能,這根本是毫無根據的說法。


  但是越沒邏輯,散佈的就越遠。若再進一步看他們的論述,也完全看不出來

這樣的說法到底依據什麼研究。唯一一個有附連結的,是一個心理學博士 Frank

Lawlis所寫的一般 文章1 ,登在一個親子教養網站上。這篇文章是在說怎麼做可

提升小孩的智力(我知道這種文章點閱率非常高,但千萬不要細看,看了只會讓

自己爆青筋,然後電腦螢幕就會不知為何裂了
)。若你真的細看這篇文章,裡面

完全沒有說到剪食物這件事。唯一摸得上邊的是講到「嚼口香糖可以促進大腦思考

」。他只是說有研究指出(什麼研究沒講),嚼口香糖可以增加記憶力並減少焦慮

。但這樣說法與智力何干?若真的可以增加記憶力好了,與我們現今所談的智力功

能,還有非常非常非常遙遠的距離。


  若再進入論文資料庫搜尋,唯一能找到跟智力有相關的是這篇論文 2 。其實

從該文的文獻回顧上就可以知道,目前對於嚼食口香糖到底能帶來什麼效果還莫

衷一是,甚至很多研究都有實驗設計上的瑕疵,如沒有對照組、沒有建立基準線、

參與人數過少、受試族群侷限於大學生、很多文獻未正式發表。若更進一步看看

這篇論文得到什麼結果,就會發現事情不是我們所想的這麼簡單。首先,該研究

指出,嚼口香糖並無法增加回憶故事的能力。也就是說所謂的增加短期記憶力這

件事情是虛假的。接著,有嚼口香糖的這一組人,警覺程度增加了,達顯著之程

度。最後,該研究測量智力的方法,是使用Alice Heim 5 test(這是一種團體

施測的智力測驗,與我們一般使用的個別施測的魏氏智力測驗並不相同。該測驗

出版的年代非常久遠,是1968年出版的)。嚼口香糖的這一組人,只在該測驗中,

數字正確的這個分項上得分較顯著,其餘部分並未顯著。若只有上述這些結果,

我們就要指稱嚼口香糖可以增加智力,那就太過武斷了。況且,這篇是單一研究,

受試者只有大學生,要推論到學齡前兒童也未免太過快速了吧!


  為什麼我經常說網路上流傳的十之八九都是未經證實的謠言就是如此。網路

媒體的特性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他們的推論總是過於簡易或是不明不白。

嚼口香糖與智力之間關係並未明確,但卻又把咀嚼這件事情自動跟智力掛上邊,

接著又自顧自聯想到小小孩因為剪食物而減少咀嚼,進而影響智能。這樣的腦補

程度,只能說鄉民們的想像力也太好了吧!如果咀嚼可以增加智力,那牛的智力

最高了,怎麼還輪得到人類主宰地球?(千萬不要跟我說不是有猩球崛起這部電

影,這個是好萊塢電影,不是真實世界



參考資料:
1.http://www.parentguidenews.com/Articles/FuelingYourChildsIQ

2.Smith A (2009). Effects of chewing gum on mood, learning, memory and
performance of an intelligence test. Nutr Neurosci.12(2):81-8. doi:
10.1179/147683009X423247.

 

本文同步刊載於泛科學專欄:科學帶大孩子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要怎麼研究鬼魂議題,從古至今一直是困擾著身而為人類的我們。此書
 
為知名的科普作家瑪莉‧羅曲(Mary Roach)所寫,系統性的檢討鬼魂中各個面

向,逐一討論鬼魂、靈魂是否存在。她所講的每一個故事都相當吸引人,從教宗
 
逝世、輪迴轉世、靈魂有無重量、零外質、靈媒、鬼屋、鬼魂作證、瀕死經驗等
 
等,幾乎把靈魂相關的事情都想過一輪了。我們只要好好理解,就可以多多少少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這一本書,個人相當佩服作者蔡孟利教授在科學月刊總編一職時,努力
 
地為科學界發出暮鼓晨鐘之聲,並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用心轉化成成小說《死
 
了一個研究生以後》,揭發許多生醫界的黑幕。這確實是值得擊節嘆賞的部分。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找小艾伯特


  追查此事會遇到這麼多困難,主要是晚年華生將自己所留下的資料,放一把

火全燒了,還烙下一句名言「當你死的時候,你就死透了。」(When you’re dead,

you’re all dead.)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並未找到當時的雇員相關記錄,可能

早就散佚了,因而也無從證實小艾伯特與母親的行蹤。而小艾伯特在這段時間,

也未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就診,因此也未留下任何病人記錄。關於小

艾伯特相關蛛絲馬跡就此消失,整個追溯也遇到了巨大的瓶頸,到底小艾伯特是

不是真的叫做艾伯特?為何相關的紀錄與歷史文件皆未記錄到這個人?

  整個研究的突破點,是貝克等人(2009)發現1920年是美國的人口調查年。

這是美國的例行性工作,每十年都會做一次總清查。當時調查的時間是在1920

年1月2日,剛好涵蓋華生所研究的時間點。以此人口調查的紀錄可知,一共有

379人居住於此,他們可能是學生或是員工。但是這個紀錄中有一個問題,就是

沒有14歲以下小孩的紀錄。目前的推測是,人口調查可能不確實,沒有調查到

孩童,是因為預設不會有家庭住於校園之中。耙梳這一大群名單,只有三個人可

能是小艾伯特的母親,因為他們所登錄的職業是保姆(上文提到在華生的文件中,

小艾伯特的母親是奶媽,但調查中只有保姆這個行業,而非奶媽)。這三人分別

是Pearl Barger、Ethel Carter和Arvilla Merritte。Pearl Barger的姓氏是B開頭,

與小艾伯特相同(小艾伯特為暱稱,在華生的研究中被寫成Albert B.)。但進一

步追蹤其出生、死亡、婚姻狀況等背景資料,實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Pearl曾經

當過母親。而Ethel Carter雖然有一個小孩出生於1919年8月26日,她也可能

認識小艾伯特。但她並不是小艾伯特的母親,因為她是黑人,而在影片中小艾伯

特為高加索白人(黑人幾乎不可能生出白人,機率異常之低)。因此最可能的人

選為Arvilla Merritte,她是22歲白人,根據調查她有小孩,名字未知,出生於

1919年3月9日。小孩的父親是William Merritte,出生於馬里蘭州。而且這個

小孩出生後因醫療問題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12天。但是再往下追蹤,

就發現Arvilla Merritte消失了,不知去向了。

圖片來源:Galiaoffri@wikimedia.jpg
  但在這裡面有一個小矛盾,就是Arvilla只與兒子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

園中,但丈夫並沒有出現在調查檔案中。唯一能推測的是,這個丈夫可能是虛構

出來的。因為如果是獨身的女人,撫養一個小孩,在當時可能會受到嚴格的審查。

虛構的婚姻可以幫助母親保持尊嚴,並與小孩度過這樣的調查。從其出生紀錄可

知,Arvilla的舊姓是Irons,因此可以往下追查的是關於Arvilla Irons這個人的過

去。


  從Arvilla的家譜可知,她是Maurice Irons的母親。而Maurice是Larry 和

Gary的父親。Larry 和 Gary至今仍居住於馬里蘭州,他們在家譜網站上留下可

供聯絡的電子郵件。貝克等人(2009)試著用電子郵件與兩兄弟聯絡,並說明來

意。Gary回電,確認他的祖母確實在1920年1月於Harriet Lane Home工作過,

而且有一個男孩出生於1919年3月9日。她將小孩取名為Douglas Merritte(以

下簡稱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有三個特徵與小艾伯特相近:男性、高加索白人、

出生日期介於3月2日至3月16日之間。


  追查至此,幾乎可確認道格拉斯就是小艾伯特。但最大的疑問在於,為何華

生在報告中要將他化名成Albert B.?在1920年代,心理學家做實驗時,並不需

要將受試者的本名去除(因為美國心理學會的倫理規範是1953年才建立的),

也未將小艾伯特的制約去除。華生在當時並沒有因為這些缺失受到任何懲罰。


  但是倫理規範還未建立並不代表華生這一代的心理學家不關心受試者的保

密原則。華生在其他實驗中,有時只寫出姓氏,有時只留下縮寫,來指稱這些受

試者。Albert是唯一有名字的個案。華生明白隨便取個代號當然也可以,但是這

樣會讓讀者與文本之間較有距離,也讓人失去溫暖的感覺。如果為了遵守保密原

則,可能讓社會大眾簡化心理學家的貢獻,並且失去存在感。那為何華生不寫出

小艾伯特原來的名字,很有可能華生根本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因為在當時那個

年代,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一個僵化的社交系統,教授根本不會跟奶媽來往,兩

人很有可能並無私交。華生只是為了修飾他的個案報告,而另取一個名字來稱

呼。


  那為何是取Albert B.而不是其他名字?主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華生取名的

習慣。華生喜歡將小孩的名字取自欣賞的人的名字。像華生第一個孩子叫做

William,第二個孩子叫做James。將兩個名字合起來,就是William James(知

名心理學家,現在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而華生的母親與外祖母都是虔誠

的浸信會信徒,其中有一個知名的牧師叫做John Albert Broadus,而Albert B.則

是來自於此。


  其餘的證據則是來自於現代科技進步所賜。取得道格拉斯的照片之後,與華

生所拍攝的影片中的小艾伯特做對照,使用近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去判定。雖然影

像中的小艾伯特的臉部解析度很差,用肉眼較難辨識是否與道格拉斯相同。但經

過兩位科學家使用臉部辨識技術去判定,確認兩人為同一人。此結果與所有周邊

資料是相符的。

  

  結語


  經過鍥而不捨的追尋,我們總算確認小艾伯特的真實的下落。小艾伯特(或

者說道格拉斯)在完成華生的實驗後不久,即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之後小艾

伯特一直處於生病狀態,根據道格拉斯的死亡證明,他在三歲時因不明原因而得

了腦水腫,可能是腦膜炎所造成的。之後道格拉斯並未活過疾病的折磨,於1925

年5月10日辭世,走完他短短六歲的一生。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道格拉

斯是否長久受到古典制約的影響,並且從此害怕皮毛物品與巨大噪音(註二)。

 


註二:國家地理雜誌出版的新書《巴夫洛夫的狗:50個改變歷史的心理學實驗》,

其中關於小艾伯特的 文章 就寫錯了。該篇文章所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覺得小艾

伯特必定會長大;而且名字剛好是Albert B.,就以為是小艾伯特(其實從本文的

討論已經知道,小艾伯特六歲時就過世。而小艾伯特只是代號,並不是本名)。

其實我並不會怪罪作者,畢竟,心理學家們研究了90年才破解這個問題。個人

站在良善的立場,幫忙勘誤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被誤導了。另外BBC曾經拍

過一個節目,就是在講追尋小艾伯特的過程。可參見此 影片


參考資料:
1. Beck, H. P., Levinson, S., & Irons, G. (2009). Finding Little Albert: A
Journey to John B. Watson's Infant Laborat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4, 605-614.


2. Watson, J. B., & Rayner, R. (1920).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 1–14.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讀過普通心理學的人都知道,行為學派中有三隻神獸三個知名實驗:帕夫

洛夫的狗、華生的小艾伯特與史金納的鴿子。其中,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就

是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實驗的個案。華生成功的將古典制約的現象,重

現在人類嬰兒身上。本來小艾伯特是不會害怕小白鼠的。但經由與巨大聲響配對,

只要一看到小白鼠,小艾伯特就哇哇大哭。甚至,還類化到其他有皮毛的物品,

小艾伯特也出現相同的大哭反應。此一研究深刻改變了心理學,行為學派因此奠

立了百年基業。此論文也成為被引用最多次的心理學論文之一(2769次,家人

問我幹嗎跪著看電腦。

  但是小艾伯特參與完這個實驗後沒多久,即不知去向。此事成為心理學中長

久的謎題。如果沒有適當的去制約化(deconditioned),可能小艾伯特後續會深

受此實驗的干擾。那長大後小艾伯特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他在成長的路途上是否

會遭遇到什麼特殊的困難?有沒有因為這個經典的實驗而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

先前我在書寫關於華生的文章的時候(請見: 華生的百年奇案 ),也被此一議題

深深所吸引(這也是為何論文永遠看不完的原因,一篇接著一篇,篇篇相連到天

邊)。

wiki.jpg


  在相關論文的指引之下,發現心理學家貝克等人(2009)早已探究過這個問

題了1。在華生完成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的九十年後,總算順利追尋到小艾伯

特的身世,破解了這個奇妙的難題。以下就以此篇文章為基礎,詳盡的說明到底

心理學家是如何拼湊所有線索與珠絲馬跡,進而發現小艾伯特(這篇文章算是心

理史學偵探故事第二彈,看起來應該登在 故事網站 上,而不是泛科學,不過沒關

係,大家當作跑錯棚好了)。

  

  小艾伯特的背景資訊


  根據華生的紀錄,小艾伯特與母親住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校園中,其母親

是一位奶媽,受雇於大學小兒科的護理之家(Harriet Lane Home(註一))。華

生會挑中他,一方面是因為地緣關係,因為華生的實驗室與護理之家就比鄰而居。

另一方面,小艾伯特是一位健康、少哭、情緒較少的小孩,看起來感覺比較遲鈍,

如果因而進行實驗的話,傷害可能也會比較小。根據研究記載,小艾伯特一共被

實驗了六次,其年齡分別在8個月26天、11個月3天、11個月10天、11個月

15天、11個月20天、12個月21天。雖然不知道為何小艾伯特的母親會答應進

行測試,但財務上的獎勵可能是原因之一。因為只要小艾伯特每次到實驗室,就

可獲得一美金的補貼(換算成2009年的幣值,相當於美金12.36元,折合台幣

約370)。這樣的金錢以當時來看,是非常巨大的。詳細的實驗過程可參閱此 影片

,大家可以看到小艾伯特長什麼樣子,也可以知道他是高加索白人。


  第一次是測試是在小艾伯特8個月又26天所做,當天只是瞭解他對各種物

品的反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基準線。他對於各種物品都很好奇,如積木、

大理石、蠟筆、火、猴子、狗、兔子、小白鼠等等,並未表現出恐懼反應。但不

知何故,華生延遲了兩個月之後,在小艾伯特11個月又3天大的時候,才開始

正式的實驗。華生使用古典制約的方式,只用七次就成功讓巨大噪音與小白鼠配

對,讓小艾伯特害怕小白鼠,並延伸到類似的事物上,如兔子、狗、皮大衣、聖

誕老人的面具(面具上有毛髮)等物品之上。

  

  華生何時做了該實驗?


  雖然華生與蕾娜在進行實驗時,紀錄了小艾伯特的年紀,但是卻未寫下當時

的日期,以致於我們至今仍無法確切推測小艾伯特的生日。有生日,才能往下追

查出生記錄,才有可能追溯出完整的個體歷史。目前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該實

驗進行的時間點是1919-1920年之間。根據歷史紀錄,蕾娜在1919年6月才從

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美國知名大學,1861年設立,位於紐約州,一開始建

立時只收女性)畢業。因此,實驗的時間點一定是蕾娜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

讀研究所之後,也就是1919年9月30日(此日期是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留下

的文件中得知)以後的事。


  從華生所留下的書信中得知,1919年10月27日曾去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校長Goodnow,請求購買錄影膠捲一千英尺,以錄下整個實驗過程。當時需花

費450美元(換算成2009年的幣值,相當於美金5562.73元,折合台幣約18萬

元),以當時大學拮据的預算來看,這是非常巨大的金額。同年11月19日,大

學預算委員會才同意購買此物品。12月5日,華生回信給校長,表達誠摯感謝

之意。若據此推測,進行實驗可能的時間點是1919年12月5日以後的事了。


  但是,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所留下的紀錄可知,拍攝影片的時間點可

能早於12月5日,因為華生在這之前就向校方抱怨,該校速記員並未在實驗中

予以支持(當時速記員除了學校的工作之外,也需在各種實驗中協助實驗或擔任

助手)。因此,華生可能事前已經知道預算必定會通過,因此在感謝校長前就先

購買膠卷並進行實驗了。感謝信可能是事前就已經寫好了,12月5日才發出(

寫書信也可以用排程了,不要懷疑)。所以,由此推測第一次實驗的時間點,可

能落在11/28-12/12之間。若由以上的日期,減去小艾伯特當時的年紀(8個月

26天),小艾伯特的生日最可能落於1919年3月2日至3月16日之間。最後

一次實驗的時間,是在小艾伯特12個月21天大時所做的,往後推測是1920年

3月23日至4月6日之間。

  

  論文是何時發表的?


  有了最後一次實驗的時間點,才能確認與論文出刊的時間是否吻合。華生與

蕾娜所投稿的論文是發在1920年的實驗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縮寫JEP)2月號2。如果JEP準時出刊,這樣與實驗的時間就有出

入了,論文根本來不及完成。但如果出刊延遲了,那代表這樣推敲出來的實驗時

間點是可信的。當然,我們現在必須明白的是,JEP是1915年創刊,出了兩冊

12期之後,1917年美國就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之後,舉全國之力進入戰爭

狀態,心理學家也不例外。等到1918年11月,停戰協議生效後,所有的人員才

復歸原職,華生也是在那時才又回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作。若想知道JEP正式

出刊的日期,唯有詢問編輯部才能得知。但很不幸的是,編輯部當然不可能保存

九十年前的資料。追尋多個心理學檔案資料,還是無法得知1920年2月號到底

是何時出刊。僅剩的唯一方法,是去信知名大學的圖書館,詢問到底是何時收到

該期期刊。可想而知,多數大學的資料都早已散佚。但堪薩斯州立大學、哈佛大

學、康乃爾大學仍有紀錄,最早的是康乃爾大學,是在1920年8月23日收到。

這樣的日期,只能看出1920年2月號可能有延遲,但是確切的發行時間點還是

無法得知。


  另外,從華生所留下的書信可知,在1922年12月14日,華生曾經寫信給

Adolf Meyer(知名精神科醫師),信中提到,「這一期總算準時了」。由此一

細小的線索可知,先前每一期都延遲出刊,不然華生不需要在信中特別提到這件

事。再者,依照現存的資料,當時華生為該刊主編,他與蕾娜所刊出的稿子,可

能並未經過匿名審查。因為如果經過審查機制,至少還需要再多好幾個月的時間

(那時整個學術界才剛萌芽,不能用現在標準去看待快要一百年前的事)。


  從上述所談的資料的可知:各大學圖書館所收到的日期、華生寫給Meyer

的信、華生寫給校長Goodnow的信,可以確認JEP前三冊都延遲出刊。雖然寫

是寫二月號,但是實際上印出的日期,可能是之後的事情了(這事其實在台灣應

該還蠻常見的,我們現在都在拖刊了,你說一百年前不拖嗎?)。因此,這樣推

算下來,上述的最後一次實驗日期還是可信的,約略發生在1920年的3月到4

月之間。

 

註一:Harriet Lane Home,美國知名的護理之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失

能的小孩,由Harriet Lane Johnston女士(美國第15任總統James Buchanan

外甥女,並在舅舅擔任總統時,負責第一夫人的工作)所捐助。建於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附屬醫院旁,並由醫院負責營運及管理。後來該處也進行小

兒科看診業務,每年診治60000名兒童。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 提到《怪物來敲門》這本書,裡面的青少年主角康納因為現實生活壓
 
力過大,而在夜半時分召喚出怪物來幫忙。我在上文已經分析過,認為這個怪物
 
比較像是惡夢,只存於夢境之中,而不會過渡到真實世界來。但有沒有可能小孩
 
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遇到怪物了(或者台語說的「跨丟鬼」),那個時候大人該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函照登(經該讀者同意)。
 
最近因為學測結束,高中生進入極大焦慮期。很多人想問心理系的出路與發展。
 
她的問題是這樣的:
 
1.在台灣唸○○心理,跟去大陸唸浙大心理,有比較推薦哪一個嗎?(○○是我
為了避免傷害該學校打上馬賽克,不要問我是哪一間)
2.中國現在心理師的出路好嗎?待遇、福利跟工作機會和台灣比起來如何?
3.大陸最近取消心理師的證照,新的制度還未完善,會不會導致就業的困難?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在教學醫院任職的關係,我們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訓練新進人員或研

究所的實習生。每每看到學生在危急狀況之下,反應不夠靈敏、測驗施測錯誤、

工具準備失當、無法適當的應對進退、錯失關鍵時刻,不禁會覺得到底是哪裡出

了問題?

  我們當然懂得,在壓力之下,所有的人都會失常。只是真正的專業人士失誤

率比較少,不會出現顯而易見的錯誤。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每個人的腎上腺素

都會快速分泌,讓我們處於備戰狀態。但是不要忘了,雖然我們反應速度變快、

力量也會變強,但是伴隨而來最強大的負面效應是我們可能會變呆滯,或者判斷

錯誤。學生們經常詢問我們到底怎麼辦到的、如何反應得宜,我們常常回答的玩

笑話是:「沒什麼,我只是不會變呆而已!」醫療人員像許多高壓場域的工作人

員一般,都是要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做完該做的事。在過去森林大火歷史中,曾

經出現過一則事件,大大的改變了森林救火的方式。在1949年8月5日,在美

國蒙大拿州國家森林領地中當消防隊長的Wag Dodge(以下簡稱道奇先生),收

到通知說森林中出現大片野火,請消防隊盡快過去協助滅火。當他帶領16個消

防隊員爬上山頂的時候,才發現野火已經不可收拾,不是這樣少的人力可以處理

的。況且最危急的是,當時因為風勢的關係,野火正往他們的方向走。所有的人

一見到這樣的情景,只能拔腿往後跑。但是道奇先生知道人跑得再快也無法跟野

火蔓延的速度比賽,他當下做出的決定是先將手上的火柴點燃,將自己腳下的草

地先燒過一輪,接著躲在這個已經燒過的地方。所有的東西無法重複燒兩遍,野

火雖然速度超快,但是已經燒過的東西不會再燒第二次,道奇先生因為這樣躲過

一劫。其餘往後奔逃的15名隊員,最後只有兩人生還1。因此,在生命危急時刻,

如何讓自己判斷正確、不要變得呆滯變得異常重要。


  在戰場之下,軍隊救護人員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所有講究精準的任務,

在高度壓力下都會失焦,槍法亦然。一般警察平日打耙的擊中率在百分之八十五

到九十二之間,但若是真實狀況中交火,擊中率就僅剩下百分之十八。」2在現

實戰爭中,動脈大量失血不用兩分鐘,人的心臟就會流失三公升的血液。這是會

致命的流失量。在非常嚴酷的緊急創傷狀態,傷勢越嚴重,能穩定傷患的時間就

越短。時間越短,後果就越嚴重。壓力越大,就越可能犯錯。在2010年,有一

篇系統性回顧研究,討論壓力如何影響外科手術的表現,發現主要的壓力源是腹

腔鏡手術、流血、分心、時間壓力、複雜程序、機械故障,這些都會形成負面影

響,可能讓表現變差、溝通能力下降、臨場下判斷的能力減弱(註)。這些壓力

源與其他高壓場域都是類似的,像是分心、時間壓力、複雜程序、機械故障等等,

每一個高壓環境都可能出現,在這些地方工作,就是幾乎天天要面對這些讓人毛

髮直豎的事。


  要解決上述困境,最好的方法只有兩個,一為壓力預防(stress

inoculation),一為反覆練習。我們帶領新手也是如此:在真實的個案之下,反

覆練習。練習久了,自然可以將相關技巧純熟到完全自動化。也就是即使面對的

個案們不願意配合,不停地插話、搶東西、看旁邊、站起來、踢椅子、踢桌子、

玩衣服、扭動身體、跪坐在椅子上、突然大聲唱歌或發出怪聲音,在此巨大壓力

之下,還是可以完成任務。


  當一個臨場的醫療人員,就是要能談笑風生。就算是面臨艱難的情境,還是

可以做到最低要求,把巨大壓力(stressed)化成甜點(desserts),吃得一乾二淨!

(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把Stressed倒過來拼,就是

desserts。這是一種譬喻,不是真的要去大吃特吃。不過你看大家體重越來越重,

就知道壓力有多大了。


  註:這裡與《不為人知的敵人》中所述略有不同。在書中第110頁,這裡有
一個翻譯問題,原始論文是說回顧了22篇文章,之後做成系統性研究回顧。但
翻譯誤翻成「二十二項手術室壓力危機下效應研究」。其實並不是「項」,而是
「篇」。歸納到最後只有六項壓力源而已,意思不太一樣。我把正確的文獻資料
附在下面。
ㄝ,我沒有要找出版社麻煩,大方承認錯誤就好。


參考資料:
1.Mann Gulch Fire. (2017, June 24).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1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nn
Gulch Fire

2.廖世得(譯)(2017)。不為人知的敵人:科學家如何面對戰爭中的另類殺
手(Mary Roach)。新北:八旗文化。

3.Arora S, Sevdalis N, Nestel D, Woloshynowych M, Darzi A, and Kneebone R.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surgical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rgery. 2010 Mar;147(3):318-30,e1-6.
doi: 10.1016/j.surg.2009.10.007. Epub 2009 Dec 14.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揭曉的是每年科學界的年度盛事:搞笑諾貝爾獎。每次我們都很想

知道到底科學家又做出哪些異於常人的實驗或研究。今年揭曉的名單在 這邊 ,認

知科學組此次得獎的作品是關於雙胞胎的議題:同卵雙胞胎在自我臉孔辨識上並

無優勢,也深深吸引我這個養育同卵雙胞胎多年的家長(沒圖沒真相,真相在 這裡 )。

 

  為何自我臉孔辨識是這麼重要的一件事,主要是心理學相關研究如行為科學、

神經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都一致認為,要先認識自己的臉,才能

建立自我意識,這也行塑人類之所以為人非常重要的事 (這也是我個人認為人

工智慧尚未發展出自我意識的理由也在這裡,詳情請見: 《攻殼機動隊》

中機器人可能面臨的困 )。從過去的研究可以知道,同卵雙胞胎在自

我意識的建立上可能會遇到困難,因為他與另一個雙生子共享生理上所有的特徵

。一般小孩大約兩歲就能通過鏡子測試(註一),但同卵雙胞胎要花比較長的時

間才能辨識出自己。過去多數的研究都停留在幼兒之上,目前對於同卵雙胞胎之

成人並無正式之實徵研究。這是這篇論文的重點之一。


    另外,此研究另一個重心在於,人格特徵會影響我們的臉孔辨識能力。外向

的人比起內向的人,可以認得出比較多人臉。低臉孔辨識與社交恐懼是成正相關

的。因此,這個研究的第二個假設是探討依戀形式(人格特徵)是否會影響同卵

雙胞胎之臉孔辨識能力。

圖一(圖片來源:Martini M. et al., 2015.).png


    此研究的受試者找來的實驗組一共有十組同卵雙胞胎(也就是有20人),控

制組10人。為了將混淆變項降到最低,所有控制組的受試者都是同卵雙胞胎的

好友或親戚,與同卵雙胞胎每天皆有互動,且至少認識三年以上。所有受試者都

是高加索白人。刺激照片是請所有受試者以黑色為背景,用中性表情、在沒有化

妝的狀況下,拍下灰階照片(簡單的說就像證件般的黑白大頭照)。所有的照片

經過後製,呈現出直立與倒立之照片各一。每個受試者看自己的照片時,是呈現

出鏡子中的影像(也就是左右相反,這是為了顧慮熟悉度,需與大腦中的影像相

符)。實驗程序是這樣做的:每一個測試會先出現一個白十字(一秒),接著快速

閃現出照片(30毫秒),最後就要盡快回答照片是誰(只有三個選項:自己、同

卵雙胞胎中的另一人、朋友。詳細照片之呈現與實驗程序見圖一)。另外,在實

驗之前,所有的參與者皆須填寫依戀風格量表(Attachment Style Questionnaire;

ASQ)、視覺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這是為了瞭解每一張照片

在生理上是否相似)。


    結果非常有趣。在快速呈現之下,同卵雙胞胎在自我臉孔辨識作業上並無優

勢。也就是說,若跟同卵雙胞胎中的另一人的臉孔相比,很容易混淆。同卵雙胞

胎在生理上長得越相似,就越無法分辨彼此。但是同卵雙胞胎在辨識自己與另一

個同卵雙胞胎的照片時,還是比控制組好。若從大腦傳輸的角度來看,同卵雙胞

胎的臉孔在電生理上共享許多相同的特徵,以致於讓大腦無法快速的區辨出來。


    至於第二個假設,缺少自我臉孔優勢確實可由人格特徵來預測。若是不安全

的依戀風格的同卵雙胞胎,區辨自己與另一個手足的臉孔的能力較弱。不安全的

依戀風格確實會影響自我臉孔之再認。如果在依戀關係中,呈現焦慮和依賴的方

式,就傾向過度在意與他人維持關係,並覺得自己不被賞識,且在身體上會過度

緊貼依戀對象。這一群人較為擔心他們的關係,因為他們害怕被拋棄,自己也無

法應付這樣的狀態。同卵雙胞胎中,如果呈現焦慮的依戀形式的話,會降低正向

的自我概念。從這裡可以知道,自我臉孔辨識能力與社交焦慮程度呈現負相關,

高社交恐懼的人,其臉孔辨識能力確實較弱。當然,此研究還是有很多限制的,

包含受試者人數過少、人種只侷限於高加索白人,在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推論上還

是要特別小心。


    乍看此研究,從我個人養育同卵雙胞胎的經驗就可以知道,這樣的研究會做

不出來。因為我們家孩子現在已經四歲多了,當我們一起看兩歲以前的照片,如

果沒有外在線索的話,也經常無法分辨彼此。如果像實驗中只呈現出30毫秒的

黑白照片,我們肯定看不出來誰是誰。回想妻子懷孕的歷程,我們的產科醫師非

常有經驗,初期超音波一掃立馬就知道是單絨毛膜雙羊膜腔(也就是同卵雙胞胎

的意思),馬上轉頭恭喜我,中大獎了,要記得去買樂透。接著拿出教科書開始

說明,這樣的機率大約千分之一。我們一開始得知此事時也是異常擔心,會不會

同一個小孩餵了兩次奶?洗了兩次澡?但很幸運的是,出生之後,某個小孩在臉

上隱微之處,有一顆小痣,等同帶了姓名貼來到世上。雖說如此,但我們還是常

常誤認。在外在線索不明顯的時刻,如洗澡、睡著、跑給你追的時候,根本常常

認錯人。辨識作業對於外人更是艱難,路人、許久沒見面的親戚經常認不出她們

(註二),即使是最熟悉、每天跟她們見面的幼稚園老師也經常搞混她們兩個,

學習檔案中放的照片常常是張冠李戴(因為真的長得很像)。先前老師分享給我

們的方法是認衣服,但我們的養育樂趣之一就是讓他們穿得一模一樣以捉弄別人。

有的老師是說可以聽聲音,一個音頻較高,一個音頻較低;有的老師是說可以看

個性,一個活潑好動,一個沈著冷靜。至於自我意識的呈現上,個人認為毫無減

損。或許她們無法在照片中辨識出這是不是自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可是

分得非常清楚的,時時刻刻展現出寸土不讓的決心。這是我看完這篇2017年搞

笑諾貝爾獎認知科學組的得獎作品後,小小的心得感想。



註一:在 1970 年,知名的心理學家小蓋洛普(Gordon Gallup Jr.)發明出一

種測量自我意識的方式:「鏡子測試」(Mirror test):在動物麻醉之後,在他們

的臉上點上一個紅點,等到他們醒來,再將該動物放在鏡子前面。如果動物可以

從鏡子中,認出自己的臉上多出一個紅點,就表示他們可以認出自己。目前只有

少數物種可以通過該測試,如人類、大型類人猿(黑猩猩、大猩猩)、鯨魚、海

豚、亞洲象等等。幼兒要大約 20 至 24 個月才能理解該測試,也才逐步發展出

自我概念。


註二:同卵雙胞胎父母最常被問的排行榜第一名的問題,我一併寫在這裡,不要

再來問我了。「同卵雙胞胎是自然的?還是做的?」如果有點生物學知識就可以

知道,同卵雙胞胎是因為受精之後,受精卵在母體之內才分裂的。人為幾乎不可

能干擾這件事情。所以一切都是機率,我們只是丟出一顆骰子,然後它轉到了同

卵雙胞胎那一面而已。我將過去育兒的心得,用比較科學的方式,寫成專書—

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來看看。



參考資料:
Is That Me or My Twin? Lack of Self-Face Recognition Advantage in Identical Twins

林希陶(2016)。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台北:新手父母。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當初,《攻殼機動隊》1995年在台灣上市,那時對於幼小心靈的我,造成
 
了多麼巨大的衝擊。書我到現在還留在身邊,舊版的書只有前面七話,比新版的
 
書薄了許多(圖一)。當時看完書的第一感想是,「如果有這樣的世界還真好,接
 
一根電線就可以將知識都傳進來了,YA,不用唸書了,大家現在念得要死要活的
 
是怎麼樣。」這是深受聯考荼毒的考生,最深刻的感受。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名心理學家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對於學過普通心理學的大學生
 
而言,是必然會認識的行為學派創始人。他所的實驗非常有名,大家應該都可以
 
琅琅上口:他用古典制約的方式,將巨大聲響與小白鼠配對,進而讓小艾伯特
 
(little Albert)看到小老鼠就會大哭。他將帕夫洛夫的狗,成功的轉移到人類身
 
上。因而立下了行為學派的百年基業,至此不衰。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嬰幼兒在睡覺過程中發生意外一事,不時的會在台灣的社會出現 1 。個
 
人覺得相當有必要針對此一問題好好討論一番,以減少嬰兒猝死(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發生的機率。
 
 
  如果家長真的沒空把這一大篇文章看完。個人可以先說結論,就是不要趴睡、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霸凌與一般霸凌最大的不同,在於網路使用的特性。所有行為的發生地

都是在網路上,所使用的捉弄手段與現實世界也不同(真實世界的狀況可參考電

影《聲之形》,以及先前的讀後感: 淺談《聲之形》中的霸凌與特殊教育

。網路上所使用的是關於網際網路所延伸出來的方法,如電子郵件、訊息、貼圖、

貼文、貼影片、社交軟體(FB、Line、Wechat)等等,再運用惡意手段,將人肉

搜索出來的個人資料,反覆、強烈的散布於各種訊息交換場域。因為是網路的關

係,一散播出去,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了,怎麼刪都刪不掉。惡毒的言論、照片、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有養育過小孩的家長都知道,幼兒(兒童)或多或少都有偏食或挑
 
食問題。但要好好談論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大人要先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
 
也挑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偏好,我們改善了嗎?我們下定決心要吃青
 
椒、茄子、蔥花、香菜、芹菜、大蒜、韭菜等等所有我們不想吃、不願意吃
 

文章標籤

ntos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